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64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曹琪 《今日上海》2013,(2):46-46
午后的阳光懒懒地洒落往地,空气中似有墨香淡淡飘过,化解了冬口的凛冽,让人如沐春风……当记者甫一走进位于徐汇区罗秀路上的兴荣苑小区,一阵节奏明快的锣鼓声适时响起,犹如春雷瞬间划破小区内弥漫着的静谧。走过蜿蜒小径,人们跟随鼓声渐渐聚集到了一栋四层高的小楼前。这里就是凌去社区阳光心园,  相似文献   
22.
曹琪 《今日上海》2013,(5):42-43
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的音乐舞蹈节,是上海文化艺术的标志性品牌项目。该节起源于1959年的“上海市音乐舞蹈展演月”,1960年5月正式命名为“上海之春”,2001年起改名为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至今已举办了29届。2013年,“上海之春”正式跨入而立之年,迎来了第30届盛会。  相似文献   
23.
曹琪 《今日上海》2012,(2):30-31
作为我国四时八节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在所有国人以及全世界华人的心目中始终占据着不可动摇的特殊地位。即使当下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崇尚过“洋”节,但其热闹程度仍无法与春节相比。2012年是中国农历龙年,中华民族由古至今皆以“龙的传人”自居,因此龙年春节的到来更是让国人由衷地感到了“神州大地喜气多”。  相似文献   
24.
曹琪 《今日上海》2008,(4):36-37
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且老龄化程度不断提升,并呈现出“高龄化”特征。从2000年起,上海便开始探索居家养老限务模式,2004年市政府专门召开居家养老推进工作大会,使“居家养老眼务”取得重大突破。2005年,上海“十一五”发展纲要明确把居家养老的服务量化,并列入了指标体系。根据“9073”养老服务新格局:“十一五”期间,上海将使90%的老年人实现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而此刻的居家养老已区别于传统意义,是以家庭为基点、社区为依托、专业机构服务为支撑来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  相似文献   
25.
曹琪 《今日上海》2009,(2):42-43
铁路上海站不仅是上海重要的陆上对外交通门户,更是向世人展现上海这座国际型大都市形象的重要窗口。然而,目前其所拥有的南北两个广场的发展现状却并不均衡,在环境设施与功能发挥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距。北广场地区作为铁路上海站的北面进出口和交通集散的重要枢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是棚户集中、交通拥挤,给进出上海的各地旅客留下了“脏、乱、差”的印象。  相似文献   
26.
曹琪 《今日上海》2010,(4):44-45
这里的“小记者”的确挺小,他们中年龄最大的也不过十一二岁,而最小的才刚背起书包上学堂;这里的“小记者”志向可不小,翻阅每次采访结束后的“小记者感言”,其中不乏“我要成为著名的设计师”、“我们也要造航母”、“长大后一定要为祖国做贡献”……当然,这些小记者说的最多的还是:我长大后要成为一名真正的记者。  相似文献   
27.
曹琪 《今日上海》2009,(3):34-36
在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进程中,纸张无疑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促动元素。它不仅是传播、记载人类文明的主要载体,其生产与消费更是早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公元105年,蔡伦发明造纸技术,开启中国至今1900余年的造纸历史;120年前,李鸿章在上海黄浦江畔建立中国第一家机器造纸厂,展开机器造纸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宏图。目前,  相似文献   
28.
“包容性增长”与“科学发展”理念一脉相通、相互契合,“包容性增长”是科学发展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当前,伴随深入改革而出现的经济结构失衡、分配制度、社保制度、税收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导致贫富差距悬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以“包容性增长”理念为指导,寻求解决贫富差距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9.
十年前,美国著名的IDT公司以8500万美元的价格在上海收购了漕河泾开发区内一家由留美学生创办的企业——新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当时,IDT公司的总裁曾这样说:“上海漕河泾开发区能够成功培育出像新涛科技这样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说明上海已经具备国际一流的创业孵化环境,并且有能力培育出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公司和人才。”  相似文献   
30.
曹琪 《今日上海》2012,(5):32-33
自1994年创办以来,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在历经多年的磨练与打造,已逐渐成长为上海市著名的文化品牌与节庆活动。去年,该节更名为“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仍秉承“以节兴茶,传承文化精义;以节为媒,促进经济互动;以节兴区,扩大闸北影响;以茶载道,提升市民素质”为特质,在每年茶叶丰收之时为人们奉上一场美轮美奂的茶事盛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