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3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48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指出,精神文明必须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那么,什么是物质文明发展的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都包括哪些范畴,以及怎样形成这种精神动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哪些因素可以诱发人们的思维活动产生推动物质文明发展的精神动力呢?因素是多  相似文献   
102.
案号一审:(2002)内民初字第557号二审:(2008)安民三终字第69号【案情】原告:李丽君。被告: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内黄县支行。原告诉称:2000年5月26日  相似文献   
103.
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旗帜问题至关重要。举什么样的旗帜、走什么样的道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发展和前进等重大问题,是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原则问题,更是事关统一战线的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104.
漫游金华山     
“层林深处露重楼,胜似窦境更幽。伯玉台前瞻遗迹,诗篇感遇著千秋。”这是先贤们对金华山和陈子昂的赞美。我们从射洪乘车出发,沿绵渝路北行20余分钟,便远见一树木蓊郁的山峰矗立在涪江之滨,山间楼台亭阁隐约可见。不用问,那便是有名的金华山了。金华山,汉名“...  相似文献   
105.
高原圣湖 到西藏去参观考察,留下印象最深的一是“佛”,二是“湖”。 美丽的西藏高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干燥荒凉,不仅有奔腾的雅鲁藏布江和许多大大小小的河流,有雪水融化后汇成的溪流如同挂在一座座高山上的哈达,还有诸多大小湖泊,奇迹般地分布在这世界屋脊之上。藏语将湖泊称为“错”,在西藏辽阔的大地上有大小湖泊1500多个,湖泊总面积达24183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06.
对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应当如何看待,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它事业作出了贡献。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是坚持和实践“三个…  相似文献   
107.
从英美法系的角度来看,对抗制度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解决事情的纠纷。我们认为,发现真相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给纠纷的双方当事人一个平等的机会,取得证据,提供意见,从而去说服一个中立的决定者采纳他们对纠纷的看法。最后的结果是间接地发现原来的真相。那么,一个理想的对抗制度的前提是什么呢?是对抗双方的当事人都有证据证明他们对事实的主张是正确的。参与公诉案件的双方是公诉人和辩护律师。公诉人的任务是要证明被告人有罪,而辩护律师则或  相似文献   
108.
拉德布鲁赫的思想润物无声地在东亚一些国家传播开来,正像他的门生考夫曼所预见的那样。有关拉德布鲁赫的研究,日本乃至韩国都领先于中国。不过近些年来,中国的学者似乎也已发现了这颗在遥远夜空中闪烁的思想明星,越来越多的法学者开始关注拉德布鲁赫,甚至把他奉作一个远方的知己。作为当代西方的一个法学家,拉德布鲁赫为什么能够在身后被东西方的人们,尤其是东方的人们关注,这里面原因很多。除了他的思想方法独树一帜,以其价值相对主义离经却不叛道之外,他思想的深刻以及他语言的平易、精辟和优美,的确吸引迷倒了许多人。凡是读过拉德布鲁赫著作的人大都会有启迪的欣喜和优雅的享受。在拉德布鲁赫有关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阐释中,他对于法治国家与人格自由的关联,对于学术自由与学术强制的分析,对于从社会主义到极权主义的危险,对于自由社会主义与其他类型社会主义的关联与不同,对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不平等本质,对于阶级斗争与法权斗争之间的本质关联等的深刻揭示,足以使我们感受其思想的敏锐和透彻,可又那么接近生活的现实。铃木敬夫是日本研究拉德布鲁赫的专家,他的这篇文章对拉德布鲁赫的自由社会主义思想作了现代意义上的诠释,是一篇传递宝贵文化信息与思想观点的提纲挈领之作。文章由作者本人从德  相似文献   
109.
一、序言土地典押,或者说用益权的典押,是一种相互关联的土地/信贷交易。在此交易中,典出人为在某个特定时期获得一笔贷款,把其耕作权暂时地转让给承典人并一致同意以还本不付息的方式收回耕作权。虽然这样一种契约在亚洲其它国家并不罕见,但近年来在菲律宾稻作区却特别盛行。菲律宾之所以独有这种现象,是因为通过典押转让的未必是土改受益者(即定额租地农和分期偿付地价的自耕农)的土地所有权,而更为重要的是该受益者的土地耕作权。  相似文献   
110.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背景下,用地审批制度改革朝着精简规范的方向持续推进。从历史演进来看,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的用地审批制度变迁大致经历了分散管理、集中控制以及平衡控制三个导向性阶段。但制度改革也并非仅遵循时间演进逻辑,从演化的理论视角来看,用地审批制度改革体现了审管平衡、审慎放权和以放促管的演化过程。城市开发与耕地保护的双重目标要求在改革实践中兼顾发展与安全,这有赖于地方对于审批事权与监管责任的有效承接。同时,在用地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也在力图实现审批与服务并重,发挥为中心城市发展腾挪空间、缓解地方财政收支失衡等功能。但由于用地审批制度改革本身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在改革实效上仍存在系统性限度,具体体现为职能层面审管关系的复合性、过程层面权力下放的有限性以及技术层面对地方监管能力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