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61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案情】2003年8月3日,韦闵从其堂弟韦施斐处借了3万元做生意,约定还款时间是2005年12月31日。但还款时间到后,韦闵没有钱还给韦施斐,韦施斐也一直没有问过这事。2008年8月15日,韦施斐  相似文献   
12.
植树,在我国已有长久的历史。远古时,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木取火,人们过着采集、渔猎生活。在那时,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树,不过,只是利用大自然所赋予的林木,还不懂得人工植树造林。后来,在神农氏和黄帝的时期,人们发明了农业,学会了种植;发明了宫室,开始过定居生活。也许从那个时候起,人们就开始植树了。在我国古代,植树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是紧密相联的。传说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治丝的方法。为了养蚕制衣,就要植桑。至迟在周代,中原地区就已出现大片桑园。《诗·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人的詈语中,骂人是小人、奸人、恶人,还不是最厉害的话,因为这些人总还是人;但若骂人“不是人”,“是禽兽”,便是极厉害的话,常被认为是至辱之词。这种语言习俗和心理,相当古远。史书里有这样一段掌故:东汉刘宽宴客,遣奴仆买酒,久之,奴仆大醉而回,座客怒骂道:“畜产!”须臾,刘宽遣人视奴仆,疑其必定  相似文献   
14.
二三十年前,人们开组织生活会,常要用上一条语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某人受到批评,不服,别人一念这条语录,他便立刻哑然无声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是谁的语录?大概许多人都会说,“这是毛主席语录”。的确,这是毛主席语录。那本小红书里清清楚楚地写着呢。但这又不仅仅是毛主席语录,而且并不是毛主席首创的语录。确切地说,这条语录创自古人,毛泽东同志是在借用古人的话。  相似文献   
15.
李乔 《民主》1997,(12)
陆侃如、冯沅君在研究唐代诗人王维时,有个发现,就是王维在诗中“最爱用‘静’字”。陆、冯二位先生认为这个“静”字是“开发王维的诗的钥匙”。我想,这把钥匙最能开发的,是王维的心态。譬如,由王维的“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一类言及“静”字的诗,可以窥见王维淡然温然、闲适安恬、喜好静穆的心态。由诗文家喜用某字而窥见其心,可说是读书知人的一个妙法。前辈学人偶用此法,即有重要发现;但尚未作为一种方法总结过。我姑名之为“因字见心法”,并试举前辈学人用此法的几个例子,以彰明此法。社会学家潘光旦在读古代女子作品时,发现她们极爱用表现消极情绪的字眼,便对一部收录清代女词人作品的《销魂词》做了个统计,结果有了惊人的发现:  相似文献   
16.
儒家、佛家、道家,这些年都挺红火.孔圣人有了传薪火的新儒家;老派的禅宗语录走俏以外,又风靡起新式的谈禅小品;道家的养生术、房中术更是走进了许多人的家庭.墨家呢?却很孤寂.研究者少,著述也少,不成气候.墨家有些被冷落了.  相似文献   
17.
李乔 《瞭望》1993,(32)
说来这是很荒唐而令人诅咒的事情。1927年我好不容易挣脱贫困的束缚,读到初中毕业,虽然名列榜首、但因我是个被歧视的彝族学生,为大汉族主义者所看不起,同班的汉族同学都分配了工  相似文献   
18.
19.
李乔 《北京观察》2001,(3):56-58
鲁迅先生说他读古书时,常发现某事古已有之,所以常常发出“哦呵,原来古已有之”的感叹。鲁迅一生都在挖封建祖坟,所以他的感叹,多是叹息封建“国粹”的绵长,叹息中国社会如一潭不流动的死水。我读古书时也常发现某事古已有之,也油然发出过“哦呵,原来古已有之”的感叹。我的感叹,一则因擒住了一点封建血脉,故而感到一种快意;二是对某种历史现象之久远绵长感到惊异和有趣。这当中,既有追摹鲁迅先生思路的地方,也有我自己的感觉和思绪。下面这五条笔记,记的就是我的一点发现。一、张落刑“文革”中某人被打倒了,此人的名字便会被污辱:或易字,或用谐音法,而使原来的名字丑恶不堪。如刘少奇改为“刘少狗”,王恩茂被改为“王恩猫”,等等。至  相似文献   
20.
沁园春二首     
沁园春·逢春 六十年前,北平解放,九州解放,人民逢春,古国逢春。思之念之,歌以咏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