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5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篇
法律   87篇
中国共产党   92篇
中国政治   120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5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91.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地具有强大的引领社会思潮的功能。充分发挥这一功能,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形势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的必然要求,还是当今世界形势下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引领应采取不同的路向:一是要海纳百川,广泛聚合积极因素;二是要尊重差异,充分包容中性因素;三是要旗帜鲜明,着力批判有害因素。  相似文献   
392.
据载,汉高祖刘邦在平定天下后的一次庆功宴上,询问群臣,他取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大臣们当然说他能干.刘邦却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由此,刘邦的善于识人用人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393.
本文作者从司法实践的角度总结了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案件所呈现的前所未有的特点,揭示了知识产权立法及司法保护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着重从法律观培养、立法、司法体制改革等方面阐明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394.
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接种犊牛粪便中纯化小球隐孢子虫卵囊,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经济、获得的卵囊纯度高,回收率达92.0%,适合于国内普通实验室使用.  相似文献   
395.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媒体这种形式的宣传优势越来越明显,给传统媒介带来了根本性的冲击。从新媒体的视角,提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路径:搭好平台,发挥优势,大力弘扬高校廉政文化;创新内容,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提高广大师生人文素质;新旧融合,拓展渠道,共同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396.
李建华  欧阳志刚 《求索》2010,(6):98-100
"秘密查处"又称作为"秘密行政"或"秘密执法",是行政执法实践层面出现的一种不合理、不合法的执法现象。违反行政执法的程序正义;同时也违背行政执法的公开、透明原则,使行政执法缺乏公众的参与和监督;导致行政主体逃避应当承担的责任;并可能出现损害他人利益,侵蚀社会道德的现象。本文试图从行政执法的伦理角度来阐述行政执法中"秘密查处"的危害。  相似文献   
397.
频繁发生的大规模侵权所产生的损害赔偿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责任保险制度以其分散风险、赔偿及时等特点,成为解决大规模侵权赔偿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大规模侵权适用责任保险制度具有理论的正当性,符合侵权法的理论基础、发展方向,并且平衡了侵权法的利益冲突。在大规模侵权责任保险制度的具体构建中,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实行国家主导模式,发挥国家的管理协调能力;第二,建立同行业经营者共同分担风险的机制,增加企业购买责任保险的资金;第三,坚持侵权损害赔偿与责任保险制度并存,并且优先适用责任保险制度的原则。  相似文献   
398.
正确认识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是防范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重要前提,而对人机关系伦理本质的认识存在着人本主义与技术主义的分野。从人本主义的伦理立场出发,尽管出现了超人工智能,但人类的伦理世界是不可能被颠覆的,因为人伦关系、伦理法则及伦理秩序是人类所“独有”的。机器人也许会“参与”到社会伦理生活中来,这种“参与”源于机器人内部被预先设定的程序,机器人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伦理主体。从责任的基本规定看,机器人也承担不了伦理责任,因为它天然不具有行动的自知性和可解释性,人类对人工智能负有完全责任,而不仅仅是责任的分担者之一。当我们说要强化机器人伦理的时候,绝非意指关于机器的伦理,而是人类对智能机器人进行设计、开发、应用与运营的伦理。坚持人本主义的伦理观念,是讨论人工智能伦理的前提,可以避免思想认识上的模糊与混乱。  相似文献   
399.
我国 《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 对采矿权的立法定义存在权利主体概念界定过于抽象化,公权力与私权利、 行为权与财产权相混淆,行政程序与民事程序相重合,易导致权力寻租等问题.学术界对采矿权的法律属性存在诸多争议,而根据我国 《物权法》 的规定,采矿权属于用益物权,对采矿权法律性质的再认识也应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明确其物权性和特殊性,并扩充用益物权的客体范围和权能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