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6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注重在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工夫,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2.
高校党组织党建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社会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对于高校党建工作来说,不仅要像过去一样重视研究其内容、方式和效果,还要注重研究资源投入和配置,整合人力、智力、物力和财力,以求更好地发挥效用。一、高校党组织党建资源的界定资源一词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广泛使用,由于研究对象、目的和内容的不同,不同领域对于资源的解释也不尽相同,但究其基本内核来说,各个领域对资源的内涵又有着共同的理解,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资源是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现有财产的根源,是开展各类社会活动的基础;第二,资源有一定的所属关系,…  相似文献   
23.
城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由县城和集镇若干社会治安防控力量和诸多防控措施手段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城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主要包括人口、巡防等五个子系统,有战略性、整合性等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24.
论公众反馈与公安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反馈是公安工作中一种无法回避的重要信息。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公众反馈可以划分为各种类型。公众反馈对做好公安工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公安机关应该正确地对待和利用公众反馈,使公安工作更符合人民的意愿。  相似文献   
25.
论服务型公安机关的内涵与建设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型公安机关就是坚持以服务为本质特征的公安机关,其主要有五项内涵和四个特征。建设服务型公安机关当前应从重塑理念、界定职能、完成转型、提高绩效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6.
马克思主义发生学方法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完成了对近代发生学方法的超越,形成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科学解释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理论范式。这一方法具有科学性、批判性、实践性、辩证性等理论品质,有助于从发生维度及其内在联系,科学阐释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动态的发生过程,对社会历史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7.
论大众媒介与警察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形象是个复杂的多面体[1]。自从职业制警察建立以来,警察形象就与公众的要求与期待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世界各国警方为了使警察形象达到政府放心、警方认同和公众满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警察机关内部入手整顿警察队伍,改善甚至重塑警察形象,但都没有太大的改观,警察形象问  相似文献   
28.
任何工作都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引导公众有序参与城镇治安也不例外。在引导公众有序参与城镇治安的过程中,如果只注意和强调内容,而忽视方式方法(即形式),就会影响公安机关和警察引导公众有序参与城镇治安水平和能力的发挥,再好的内容,再细致的工作,也难收到预期的成效。能采取正确的方式和方法、引导公众有序参与城镇治安,是公安机关(特别是县级公安机关)和警察当前应具备的能力。一、何谓引导公众有序参与城镇治安的方式方法方式,即说话、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方法,即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为等的门路、程序等[1]。引导公众…  相似文献   
29.
正确区分、认识和掌握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治安不同的特点,是做好当前城镇治安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从城镇治安“防控力”与“破坏力”、基本特点、主体职能任务、治安行政管理、公众参与动力及方式、群防群治力量、警民关系与警察形象等方面的分析、比较,可以了解计划经济条件下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治安的差异。  相似文献   
30.
学分制的推广和普及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在学分制条件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通过调查获得大量实证材料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变化和新情况,以及学分制的实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并从学生的角度和实际需求出发,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