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82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57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1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近日,就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趋势、促进两岸经济合作的途径、民营企业在两岸经济合作中的作用等问题,我们走访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谈到两岸经济交流合作面临  相似文献   
62.
职务犯罪的证据体系必须以现行刑事诉讼法确立的证据体系为基础,同时,也应当体现职务犯罪证据的特征。职务犯罪证据除了具有一般证据所具有的特征之外,尚有职责性、复杂性、交叉性和隐蔽性的特点。职务犯罪证据的收集、保管也都有不同于其他刑事案件证据的要求。运用证据查证职务犯罪案件和惩治职务犯罪分子,必须及时鉴别和判断证据,科学运用证据,依法排除非法证据。  相似文献   
63.
职务犯罪侦查程序是检察机关开展职务犯罪查处活动的关键环节,也是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内容。其中对技术侦查、搜查、强制措施、讯问等的程序设计和实践探索一直都有所争议,如何进一步对其加以完善成为司法实践较为紧迫的问题,应有效开展研究,进一步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64.
65.
<正> 一、关于拘传的概念目前诉讼法学界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拘传是指司法机关对没有拘留、逮捕的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方法。这一概念揭示了拘传的机关、对象、方法和目的。但是,从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概念来看,我们认为“到案”的提法值得商榷。案的本义应当指司法机关,并非案件本身。《辞海》中法律意义上的与诉讼有关的“案”字只有三种:(1)考察;考据,查究。如案验,案语。(2)涉及法律的事件或政治上的重大事件。如诉案;案;破案;五卅惨案(3)处理公事的记录,案卷。  相似文献   
66.
日本的起诉率李忠诚编译所谓起诉(公诉的提起),是就特定的案件请求法院审判的行为。一般地说没有起诉就不能开始刑事审判。日本实行国家追诉主义,起诉权由检察官垄断。如果犯罪的嫌疑不充分和诉讼条件不具备,检察官就作出不起诉的处分。但是,即使有犯罪的嫌疑,根据...  相似文献   
67.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理解李忠诚修改后的刑诉法将“主要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这一逮捕条件修改为“时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正确理解和执行这一变化了的逮捕条件,不仅关系到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而且关系到公民权益的保护。“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这一逮捕条...  相似文献   
68.
李忠诚 《中国法学》2004,(1):186-190
<正> 2003年12月13日至17日,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在广西南宁召开。出席本届年会的代表300多人,收到论文200多篇。中国法学会会长韩杼滨到会并讲话。与会者围绕三大诉讼法典的修改及诉讼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刑事诉讼一、关于刑诉法修改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1)“必要论”。认为刑诉法在实施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刑讯逼供、超期羁押、律师阅卷难、证人不出庭等,不通过立法修改无法得到妥善解  相似文献   
69.
中国与美、日、俄、东盟关系的现状及趋势李忠诚China'sRelationswithUSA,Japan,RussiaandAsean:CurrentSituationandTrend¥Sino-Americanrelationshiphasenter...  相似文献   
70.
试论被告法人的诉讼代表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立法机关已明确规定法人可以成为某些犯罪的主体。法人作为一种组织体无法自行走上诉讼轨道,这就为公安司法机关追究法人刑事责任的诉讼程序提出了新的要求。被告法人的诉讼活动可以由其诉讼代表人代为进行。被告法人的诉讼代表人应当具备一定的条件,通过一定的方式参加诉讼活动;他作为诉讼参与人,在诉讼中应当依法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被告法人的诉讼代表人与民事诉讼的代表人设立的目的、身份等不同,不仅如此,被告法人的诉讼代表人与被告法人的辩护人的诉讼地位也不尽相同,不能互相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