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82篇
中国政治   31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重庆经验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它在很多地方后来居上,它从重庆建市起,一步一步地探索,最终成为了现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前沿阵地重庆经验,当然现在也有叫重庆模式等等名称,它一出来就有各种争论。我觉得有争论是正常的,很  相似文献   
12.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贫困人口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救济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武汉市实施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例,可以看出我国现在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时期的重要理论著作。《正处》从酝酿到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1956年的波匈事件、铁托在普拉的演说,促使毛泽东对国际国内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并主持起草《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国际范围内的两种性质不同的矛盾。这年11月召开的中国民主建国会一届二中全会,引发毛泽东在给黄炎培的信中提出了解决社会矛盾问题的新想法。经过一月会议、颐年堂会议、第十次最高国务会议,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思想逐渐成熟。1957年2月,他在第十一次最高国务会议(扩大)上作了关于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此后,通过开座谈会、听取思想汇报等各种方式,深入调查研究,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及在天津、济南、南京、上海等地多次讲话,进一步阐发关于两类社会矛盾的思想。回到北京后,他对《人民日报》在《正处》宣传上的滞后提出了批评,并亲自起草党内指示,要求了解各级干部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想法。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开始了《正处》一文的修改工作。从4月24日至6月17日的55天时间内,历经13次修改,才最后定稿。6月19日,《正处》在《人民日报》正式发表。  相似文献   
14.
李捷 《党建》2011,(9):17-18
文化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多重的角色。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并对整个社会起思想保障作用、精神支撑作用、社会引领作用、推动发展作用。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之中。文化兴,则民族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弱,则民族弱;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一桩未了的心愿从1969年召开中共九大之日起,如何结束“文化大革命”的问题提上了议程。在此以前,毛泽东曾经多次谈到结束“文化大革命”的问题,但都因为条件不成熟而作罢。在毛泽东看来,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解决了刘少奇的问题,全国也建立了省、市、自治区...  相似文献   
16.
李捷 《新湘评论》2010,(4):22-23
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中国的发展实现了三大历史性突破。 第一大突破,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中共十四大,解决了“松绑发展”的问题。 松什么绑呢?松社会主义传统观念和教条主义束缚之绑。  相似文献   
17.
从十六大前后起,就在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之时,以解决发展成果让全体人民所共享为目标的民生问题,就愈益迫切地提到了党的议程上来。党的十七大,就是在这种历史关节上,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社会和谐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
李捷 《求是》2001,(21)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里提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这是江泽民同志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发生的深刻变化提出的重要论断。应当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党的阶级基础也就是工人阶级的现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并且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  相似文献   
19.
李捷 《新湘评论》2013,(1):11-12
关注民生,发展民生;尊重民意,增进共识:美丽中国,永续发展,是十八大报告的三大亮点。  相似文献   
20.
“井冈梦”与“中国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井冈梦"到"中国梦"是伟大的历史跨越,"井冈梦"对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启迪价值,我们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努力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