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21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近日,通过组织推荐、民主评议、认真考察,长治县委、县政府聘请10名离退休老干部为"长治县党风、政风、行风监督员",并建立监督员信息资料库,颁发聘任证书和监督证,正式成为长治县党风、政风、行风监督员。长治县委、县政府对老干部工作非常重视。县委书记裴少飞上任伊始,首先走访老干部,认真听取老干部对县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县长李文兵上任不久,应本县《黎都老年》之约,为该刊题词:"人生大美桑榆晚,  相似文献   
42.
充分利用网络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极大影响,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只有在加强常规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开辟新的教育阵地,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43.
新世纪新阶段,我军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克服传统军队政治工作学研究范式的局限性,拓展理论研究视域,引入多元互补的研究模式,置于“世界历史”的广阔背景中去考量,以构建适应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要求的研究范式,即一种面向未来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44.
列宁主义的独特价值内核突出表现为超越性,主要体现在围绕国家和人民的核心利益不断突破和超越马恩经典文本,超越狭隘民族主义,超越自我回归现实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新道路。他的思维范式对当今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启发和诸多教益。  相似文献   
45.
江泽民关于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的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我党的要求,科学地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教训,适应了当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任务的要求,对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6.
论美国的弹劾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美国弹劾制度的起源和具体程序进行了分析,并对该制度在美国历史上的应用及其约束作用做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47.
"中国梦"采取特定的修辞方式,结合中国自身国情,进一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意义和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我们通过"历史的中国、现实的中国、世界的中国、未来的中国"等四个时空维度来定位和理解中国梦,中国梦就有一个可以真正安放的价值坐标体系,可以承载更多超越国家、民族、种族界限的共同责任和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48.
社会主义对现代文明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社会主义推动了整个人类的历史进步.它对人类现代文明进步的贡献不仅体现在社会主义本身的发展和进步上,同时也体现在资本主义发展上.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今天相对稳定和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代表着新世纪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9.
风险社会与现代行政法的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社会是风险社会,人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面临难以预测的风险。风险社会对产生于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下的行政法的诸环节行政立法、执法、司法均构成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现代行政法面临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50.
在我国大陆上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之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是否还存在阶级斗争?存在什么状况的阶级斗争?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拨乱反正,总结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训,根据我国现实的阶级结构变化状况,对之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分析和明确的回答.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既要反对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观点,又要反对认为阶级斗争已经熄灭的观点."(《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41页)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形势的唯一科学概括.实践证明,这个论断是完全正确的,符合我国客观实际,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