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8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李漠 《小康》2006,(12):56-60
政府招商引资发展经济,重要的不仅是招商前的“诚意”,更重要的是招商后,保证公正、公平、透明的市场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32.
20世纪70年代,海河之滨那个普通的小村庄,不幸被江青看中,并成了江青的"点"。1974年至1976年两年间,江青八次到天津,三次去小靳庄,把小靳庄树为"进行意识形态领域革命"的"典型模范",《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了69篇有关小靳庄的新  相似文献   
33.
李漠  王帆 《小康》2008,(4):54-58
作为奥运重点工程之一的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也称:T3),经历一个月的试运行,于3月26日全面投入使用。T3航站楼始建于2004年8月,历时3年零9个月,总建筑面积相当于170个足球场(约98.6万平方米),堪称世界“最大的机场”,尽管未举行庆祝仪式,却如青藏铁路和三峡工程一样,引起了全世界热切的关注。  相似文献   
34.
杜娟  李婕  李漠 《小康》2007,(9):30-34
曾经,天津就像一个豪门贵族“海天富艳.景物饶人”的欧风美雨式的繁秉像一块大磁石将天南海北的人吸引到这个天子渡口来。  相似文献   
35.
英汉称呼语异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称呼语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前提。称呼语因各民族语言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本文试图从亲属关系及非亲属关系两方面对中英文称呼语异同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因称呼语不同而反映的文化差异,揭示称呼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6.
李漠 《小康》2008,(3):70-72
上世纪80年代初,"大龄青年的婚姻问题"成为令人焦虑的社会问题。《中国妇女》杂志刊登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第一则"征婚启事",此后,那位征婚的河南矿工娶妻成家。岁月匆匆,转眼20余年过去,当初那个被称为"媒体征婚第一人"的矿工和他征来的娘子还好吗?当年被誉为"中国第一大媒"的《中国妇女》鹊桥栏目状况如何? 1月9日《小康》记者"翻开"了那段历史。  相似文献   
37.
李漠 《小康》2008,(11):49-51
他今年91岁,1947年入党,从1960年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是中国目前年龄最大、任职时间最长、仍然在任的村党支部书记。自公元2年置县,仅有文字记载就有两千余年历史,一代名相魏征的故里——晋州,从来就不乏名人。记者此行晋州吕家庄村,只为采访老支书高能权。高老1918年生,按当地以农历计算年龄的习惯,今年91岁。  相似文献   
38.
李漠  陈辉升 《小康》2007,(3):72-73
法律明确禁止贿选,党纪不允许贿选,而这些并不能有效阻止贿选,竞选者在向党宣誓不贿选后,还是在宗族族长的组织下,来到了关帝庙向关帝发毒誓不贿选。  相似文献   
39.
第一个与最后一个“人民公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漠 《小康》2007,(11):50-55
悠悠黄河将华北平原一分为二,平原上的南北二省皆由河而名,又因那个时代紧密相连。河南省遂平县的查岈山人民公社,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人民公社。当年一颗震惊全国并把浮夸风推向巅峰的小麦"卫星",使得3个月就有30万人前来朝拜,它的"人民公社简章",成为指导全国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文件,可谓"风光无限"。但其间,社员们却饱受其苦,深受其害。文革结束后,它已死寂无声;河北省晋州市的周家庄,被媒体称作中国最后的人民公社。在那个浮夸肆虐的年代,周家庄则坚决抵制浮夸风,使村民平安熬过了那个灾难岁月;而在全国的人民公社瓦解之时,周家庄则断然延续了那一时期的模式,今天仍然健康地发展。不难发现,这"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带给人们的思考是同样深刻的。  相似文献   
40.
一场春运,即是一场全民大迁徙。 2008年的春运也一样,然而不同的是,突如其来的冰雪灾害,使数千万人遭遇罕见的交通大堵塞。归途之中的人们被迫滞留车站、机场、公路和铁轨上。在团聚的春节到来之前,被海外媒体称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类迁徙”的春运盛况,以一种格外令人焦虑的形象被放大。 从1月26日至2月5日,经过10个不眠的昼夜,春节到来之前,中国铁路组织了一场史上规模最大的集中运输,再次打破了世界铁路运输史上的记录。 惊叹,后怕,庆幸,——再多感慨的词,似乎都难以描述这一场特殊的事件。 随着春天的来临,雪灾悄然过去。但我们依然要问,春运还要再“难”多少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