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24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1 伪装笔迹的机理——“再现”、“夸张”、“摹仿”.不同伪装手段形成的笔迹现象尽管各不相同,但在这些不同现象的后面总是蕴含着某种共同的东西,即不论何种伪装笔迹,都可以追本溯源,都能够归纳出一些共性特点.1.1 原有笔迹特征的重整再现.书写人在从事伪装书写活动时,不是以正常手法再现现有笔迹现象,而是逆书写习惯的发展演变规律而动,通过挖空心思地回忆或不加思索地梳理,将其历史上(几年前、十  相似文献   
72.
本文对刑事侦察学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应区别刑事侦察学的“理论基础”与“基础理论”,它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它的基础理论则包括纵向与横向两方面的诸多内容.二、目前,反侦察理论与境外侦察理论是刑事侦察学研究中的空白,应亟需加强这二方面的研究.三、刑事侦察学学科体系应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与完善,至少应包括基础理论、侦察措施和策略、侦察情报、侦察技术和技能、侦察程序和方法五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