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法律   21篇
中国政治   4篇
综合类   8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21.
行政法基本原则作为行政法的灵魂与精髓,反映了行政法的核心价值与目的,其基础地位是其他任何具体规范或者应用理论无法替代的。在行政法学领域,不研究和把握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就不可能深刻了解行政法,不可能全面掌握行政法,也不可能正确运用行政法。《行政法基本原则研究》①(  相似文献   
22.
论行政合同的特征、法律性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论行政合同的特征、法律性质杨小君行政与合同,本来意义上是“水火不相容”的,但是,在现代行政法律制度中二者却结合了起来,就像行政与调解、行政与仲裁那样相互结合、彼此互补,构成了所谓行政合同法律制度与法律现象。不管在理论上学者们是否认同、承认,也不论专家...  相似文献   
23.
析行政诉讼上的授权与委托杨小君《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25条规定,“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从这一规定中可以看出,授权行政与委托行政由于各自行政职...  相似文献   
24.
我国目前在认定行政诉讼被告资格时采用的是行政主体、行为主体和责任主体合一的标准,其理论依据是“立法授权说”与“独立财产说”。然而,这两大学说都存在重大缺陷:前者混淆了程序与实体、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等的关系;后者反映的是民事法人制度的特点,没有反映行政诉讼的要求。笔者认为,应以行为主体为标准来认定我国行政诉讼被告的资格。  相似文献   
25.
对行政复议书面审查方式的异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小君 《法律科学》2005,23(4):92-96
《行政复议法》规定的复议审查方式是书面审查原则。这一原则与公开性、行政争讼性都是不一致的,而且,书面审查并不能保证查清案件事实,也缺乏相应的档案制度、证据制度的支持。建议修改这一法律规定,使书面与非书面审查方式并存,由当事人和复议机构选择决定,非书面审查方式应增加开庭式、听证式,以补听取意见形式的不足,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档案制度和行政证据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6.
行政职权来源和范围法定,是行政法的原则。但行政实践表明,契约不同程度地改变着职权法定原则的要求。职权受制于契约权、法定权之外约定权的出现、契约调整法定权的范围,以及契约划分和界定了法定权事项等。行政机关使用契约的合法根据和正当空间,是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从这一基理出发,约定权的合法性规则主要有:符合主管范围,是法定权的具体化,不超越法定权对象,不排斥法定权适用,不限制剥夺救济权,不违反立法禁止性规定,不排斥法定权条件等。  相似文献   
27.
会议纪要作为一种公文形式,也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和履行行政职责的一种行为方式,从会议纪要的功能、内容及主体进行分析,其是有可能成为影响他人权利和义务的行政行为的,因而也是可诉的.对此应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8.
程序违法撤销与重作行政行为的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行为因为程序违法被撤销后,行政机关可以不受限制重新作出行政行为,这个制度存在着前提不正确,忽视程序独立价值、诉讼价值、原告利益和利益平衡原则等缺陷。这种无限制重新作出行政行为的制度和理论应当受到一定条件和范围的限制,主要有:事实限制、法律规范限制、程序限制、权力限制、判决限制和违法限制。行政诉讼制度应据此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正在草拟的行政程序法专家建议稿也应规定这些限制规则。  相似文献   
29.
契约对依法行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小君 《法学研究》2007,29(2):133-140
契约对依法行政原则的影响,主要涉及是非评价标准、权力行使条件、新增契约义务、职权范围界定和责任承担等方面。契约存在于行政自由裁量内,契约影响依法行政的正当性规则主要有:约定标准高于法定标准,约定条款不抵触不排斥法定条件,约定义务不违反禁止性规定,约定责任不违反羁束性规定或不抵触法定职责。  相似文献   
30.
行政法庭的设立在我国目前已经开始,并将要成为一个普遍的事实,有关方面也正在研究制定我国行政诉讼法的可行性及其具体内容。在这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即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关系。不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很难制定出一部体现行政诉讼特殊要求的程序法。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作些粗浅的分析。 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行政诉讼制度可谓五花八门、不尽一致,就行政诉讼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