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0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杨悦 《世纪桥》2008,(1):133-134
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方式,是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金融法教学中引进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是金融法教学适应金融法律制度创新的必然要求。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与传统讲授模式配合,在保证学生获得系统性、完整性知识的基础上,能有效激发学生对金融法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杨悦 《求贤》2009,(8):50-50
1989年.于丹硕士毕业正赶上一个新政策出台.当时说是为了让大学生锻炼,其实就是下放。于是,于丹带着户口,来到北京南郊一个叫柳村的印刷厂,当了一名印刷厂的女工。  相似文献   
13.
杨悦  徐扬 《中国律师》2011,(12):16-18
破产申请的撤回,是指破产申请人提出破产申请后.又在法定期限内提出撤回其破产申请的要求,以便在获准之后使破产申请失去效力的行为。我国1986年《企业破产法(试行)》、《民事诉讼法》均未规定破产申请撤回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条第2款规定: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破产申请需要更正、补充材料的,可以责令申请人限期更正、补充。  相似文献   
14.
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是德国社会制定法律的准绳之一。德国人常常在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全国实行12年义务教育,而国家对经济条件差的家庭有各种支持和补足措施下,富裕家庭的孩子还是明显要比贫困家庭的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在成人之后拥有更好的工作前景,并且往往家庭更幸福、更和睦。而来自社会底层家庭的孩子,他们不仅仅是在学业上落后,成人后也会有更多各式各样的问题。在此,先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国家对弱势家庭的帮助与照顾:德国公立幼儿园的收费标准是按照家庭收入的高低来制定的,孩子们一般都是就近入学,没有什么贵族幼儿园或者精英幼儿园之说。同一家幼儿园、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设施,唯一不同的是收费标准。按3岁以上的孩子每周入学时间在45小时为例,分为9个缴费的等级,一个年收入低于15000元欧元的家庭免费,低于25000元欧元每月收费48欧元,低于30000欧元每月收费82欧元,以此类推,家长收入越高,收费越贵。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化亟需关注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推进和实现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健康城市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17.
1949年北平解放之后,北京大学迅速对文、法两院课程展开了清理与改造。4月初,法律系首先试行局部改制,宣布废除13门旧课,临时增开5门新课,揭开了课改的序幕。9月新学年伊始,北大文、法两院遵行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各大学专科学校文法学院各系课程暂行规定》,继续深入调整授课的内容与方法,力图逐步确立马克思主义在人文社科领域的主导地位。1949年北京大学文法课程的改造基本上贯彻了"坚决改造、逐步实现"的方针,但也存在过急过快的急躁情绪,并一度产生了对原有教育传统继承不够、否定过多的偏差。  相似文献   
18.
近一段时间,国际市场油价持续大幅上涨。国家发改委决定自11月1日零时起将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每吨各提高500元。调整后,相关的铁路客运、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和民用天然气价格不作调整。  相似文献   
19.
杨悦 《法律适用》2012,(4):120-121
企业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在设立、经营、管理等活动中,因未遵守法律规则、疏于法律审查、逃避法律监管、未尽法定义务或未用法定权利,而使企业遭受不利法律后果或商业损失的可能性。现实中一些企业正是由于忽视法律风险而最终走上了破产的道路,为此,笔者对中小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进行了调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对策。一、当前中小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问题近年来,  相似文献   
20.
杨悦 《人民司法》2012,(1):96-98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破产案件审理中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2006年修订的企业破产法为破产案件的审理创立了全新的审判思维。破产程序需要最大化地保护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实现利益的公平与协调。债权清收直接关系到可分配财产的变现和给付,关系到破产债权人的利益能否得到充分的保护,关系到破产企业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在实践中也是各方当事人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在以往的审判实践中,往往更多地关注破产债权的数额及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对于破产企业,人们更关注的是作为资不抵债主体的破产企业的债务情况和其既有资本现状,对破产企业自身债权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一些需要通过清收程序重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