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18篇
中国共产党   45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7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杨立新  郭珉媛 《探索》2006,1(5):128-132
选择正确方法,运用有效载体,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不能须臾离开的基础性工作。先进文化建设的方法论体系内含的载体和方法很多,但现实中最常用且亟待加强的战略性要素有四种,即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文化建设主体力量的充分展现,文化建设活动载体的正确运用,思想政治工作威力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32.
工伤事故的责任认定和法律适用(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于2003年4月27日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对我国工伤事故保险责任处理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进行了规定。为更好地理解该条例,在司法实践中准确适用法律,我们特邀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立新教授撰文,以期能对广大法官、律师在工伤事故的责任认定和法律适用方面有所帮助。由于版面原因,文章分两期刊发。  相似文献   
133.
建筑物依土地之承载得其成就,人类因建筑物之依归而创建文明。因此,建筑物之于人类发展,占非常重要地位。建筑物之所有权及利用权,更是物权法规则的核心之一。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渊源,由来久远,于古老之埃及、巴比伦及希腊之律法即有迹可寻。19世纪初,区分所有权的形式即已为各国地区之民事立法所采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更发展为各国地区不动产所有权法律上之重要制度。我国为因应城市公有化、福利型住房制度转入商品化住房制度的社会客观性需求,暨顺应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并为取得多层或高层住宅之城市居民提供立体物权的规范依据,于《物权法》第六章专章规定了“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但检视《物权法》关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的规定,仍存有不足以规范区分所有权法律关系之处。为此,本文试图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理论分析角度入手,检视《物权法》第六章的立法取向及其基本内容,并提出其存在的相关问题与解决对策,俾作为日后最高人民法院为司法解释或法院判决之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4.
(一)《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民事利益范围如何确定 在制定《侵权责任法》之初,立法机关和专家就特别重视《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民事利益范围如何确定的问题,但是,《侵权责任法》对此仅在第二条解释为“本法所称的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等人身、财产权益”,并未解释《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民事利益范围。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研究作出结论。  相似文献   
135.
论不动产错误登记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动产错误登记损害赔偿责任解决的是民事赔偿问题,是对民事权利损害的救济,当然是民事责任。不动产错误登记损害赔偿责任就是侵权责任形态中的不真正连带责任的侵权责任形态,既不是连带责任,也不是补充责任。《物权法》第21条规定的不动产错误登记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是过错责任,既不是无过错责任,也不是过错推定责任,更不是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6.
论侵权责任法草案二次审议稿的侵权行为一般条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侵权责任法》如何规定侵权行为一般条款,是极为重要的问题。我国《侵权责任法草案》对此曾经做了不同的规定,至二次审议稿提出了一个较为独特的文本,即第2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个与众不同的侵权行为一般条款,实际上采纳的是最新的侵权行为一般条款的立法模式,但存在一些缺点。在作出改进后,可以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侵权责任法的核心条款,起到统帅全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7.
《侵权责任法草案》应当重点研究的20个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2008年9月24日至27日,全国人大法工委召开"侵权责任法草案研讨会",民法学界部分专家和人民法院的法官代表参加会议.会议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38.
杨立新 《中国司法》2023,(12):14-18
<正>今年是《中国法治》杂志创刊40周年,也是改革开放后加强法治建设的40多年。作为一位民法学者,纪念《中国法治》杂志创刊40周年,我特别想要说的是中国民法建设的40年,这就是中国民法从类法典化到法典化的立法转变。  相似文献   
139.
进行法学学术研究,写作法学学术论文,关键在于选题.选题要突出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价值意识.具体的选题方法,可以考虑夹空法、推理法、渐进法、扎堆法、应急法和超越法,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选题.法学学术研究的选题与论文写作的标题设计密切相关,需要遵守直接原则、简明原则、吸引力原则、一个中心词原则和副标题必要性原则.  相似文献   
140.
网络媒介平台本不负有为网络交易服务的功能,但在网络交易大潮中,信誉良好的网络媒介平台也参与对网络交易提供服务,因而存在网络媒介平台转化为网络交易平台的可能性,性质发生了转化的平台提供者就会发生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4条规定承担责任的后果。网络媒介平台转化为网络交易平台需要具备多种要素,但是最根本的要素,是为网络交易当事人提供订立网络交易合同的“下单”服务,即对消费者与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订立网络交易合同提供平台服务。具备了这个要素,这种转化就具备了最根本的动因,就会发生网络平台服务性质的转化,网络媒介平台提供者的身份就转变为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对于在其网络上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就应当承担附条件不真正连带责任或者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