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法律   9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身份犯类型的学理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身份犯是刑法中明文规定的由具有特定身份的犯罪主体进行的一类犯罪。根据主体身份对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的影响 ,可以将身份犯分为纯正身份犯与不纯正身份犯 ;根据主体身份的形成原因 ,可以将身份犯分为自然身份犯与法定身份犯 ;根据主体身份的确定程度 ,可以将身份犯分为定式身份犯与不定式身份犯 ;根据刑法中规定的身份犯的犯罪构成要件的内容是否要求具有特定身份之主体去亲自实施 ,可以将身份犯划分为排他性身份犯和非排他性身份犯。  相似文献   
12.
刑事法官在审理案件时由于对刑法条文理解不一致,导致的判决结果不一致,直接影响法律的统一和权威,并造成当事人权利义务的不平等对待。刑事法官在适用刑法时唯有掌握科学的解释方法和路径,才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在解释刑法时掌握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应成为刑事法官的职业技能之一。从刑法解释权的性质、刑法解释领域的特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等角度可以得出刑事法官解释刑法的一些基本的理念和规则。  相似文献   
13.
赌博犯罪不仅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而且往往诱发其他犯罪,历来为刑法所严惩。然而,司法实践中,对赌博过程中又实施欺诈、暴力等行为的案件如何适用法律,往往认识不一。日前,人民检察杂志社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检察院邀请专家学者,就与此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经济刑法主要存在着四种立法模式。通过回溯经济犯罪的本质和特征以及经济刑法本身应当具备的特点,可以发现这四种立法模式各有优劣。通过借鉴域外立法经验,以部门法向规制性立法演进的视角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独立型附属经济刑法模式更易实现刑法与前置法的统合性效力,故应当作为未来立法模式的重要选择之一。在该模式的适用上,一方面应将经济犯罪特征明显的狭义经济刑法用附属经济刑法模式进行构建,对其余的广义经济刑法范畴则暂时保留刑法典模式;另一方面,需加强资格刑的配置并理顺罚金刑与没收财产之间的关系,在广泛应用倍比罚金制的基础上以罚金刑代替一般没收,以更好地实现对经济犯罪的有效控制和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