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对于美俄两国目前是否陷入新的冷战,学术界存在很大争议。作为国际政治中的两个大国,美俄的矛盾将深刻影响国际关系的发展。在乌克兰危机的演变过程中,美俄两国关系中的冷战思维十分明显,这不仅伤害了两国之间的合作,也阻碍了国际关系的发展,并在东欧地区形成了近似"新冷战"的格局。如果认可这种新冷战格局的出现,那么对于其发展趋势,我们可以从美苏冷战的历史中找到参考,但是俄罗斯不会步苏联走向解体的覆辙。当今世界格局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为俄罗斯提供了巨大的回旋空间。而乌克兰作为被新冷战所争夺的对象,它将很难摆脱领土被撕裂的命运。  相似文献   
12.
13.
14.
杨雷 《学习月刊》2012,(11):23-24
人才外流通常指受过良好教育和专业训练的人才从一个国家、部门或地区迁移到另一个薪酬或生活条件更好的国家、部门或地区。这一现象可能由经济、政治、宗教或其他原因造成。在1990年至2000年期间.世界上的人才外流遵循一定的规律.主要是科研技术人才离开转型国家或边缘小国.进入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其中尤以俄罗斯上世纪90年代的人才外流现象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15.
杨雷 《当代世界》2016,(10):18-21
正朝鲜半岛延续的冷战格局、多重政治矛盾的存在、美国的负面影响以及地区安全机制建设止步不前依然困扰着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建设。对此,中俄要进一步加强战略协调与合作,着力构建地区集体安全机制,积极打造地区共同体,维护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安全。当前,东北亚地区安全形势存在诸多隐患,中俄双边关系加强有利于维护地区和平。为取得有效成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在2010年朝鲜半岛两次危机中的外交实践表明,它希望在朝鲜半岛问题上扮演不偏不倚的调解人角色,以获取更大的发言权,达到维护并提高其在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地位,为远东地区安全和经济开发创造条件的目标.俄罗斯朝鲜半岛外交的特点在于:以维护南北平衡关系为主要原则;与中国、美国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力相比,俄罗斯的作用较小;六方会谈的中断不利于俄罗斯的朝鲜半岛外交;随着战略重心东移,俄罗斯将加强对朝鲜半岛的外交.由于朝鲜半岛地理位置较远,对俄罗斯的战略价值也不是很突出,加上其他国家的限制以及俄罗斯对朝韩两国的影响力有限,俄罗斯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很难改变目前边缘化参与者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县(市)级团工作在全团系统中占据了承上启下的中介地位,具有综合性和独立性的特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人力与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权力与工作职责不相适应;财力与要求不相适应。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在思想上、工作态度上和育人上来努力改变自身。  相似文献   
18.
采集温州地区300余例男性标本,对Y-GATA-H4、DYS448、DYS392的多态性进行了调查,以期获得有效的遗传背景资料,并能应用这些资料进行人类遗传学研究和法医学应用。1材料和方法样本由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门诊询问采集温州汉族人静脉血,男性350份,女性20份,柠檬酸钠抗凝,用chelex100法[1]提取DNA。PCR扩增引物由上海生工合成,其序列为:Y-GATA-H45-’GAGACCTAAGCAGAGATGTTGGTTTTC-3’5-’CCTCTGATGGTGAAGTAATGGAATTAGA-3’DYS448 5-’TGTCAAAGAGCTTCAATGGAGA-3’5-’TCTTCCTTAACGTGAATTTC…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中存在着精神解放维度,精神解放作为人的解放的深层次内容,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马克思通过对资本逻辑的深入解剖,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人的异化和物化,并洞察到资本逻辑自身的内在悖论,强调在精神层面上要恢复完整的人性,使人的独立性和自由个性得到充分解放。  相似文献   
20.
杨雷 《东北亚论坛》2021,30(1):115-126
中俄所提出的两大倡议分别代表了各自在国际制度竞争有所加剧背景下的本国利益需求。二者都以拓宽欧亚经济合作渠道为首要目标,但是它们在原则、方向、手段等方面的差异是相互关系的不利因素。为了协调国际规则的制定,中俄确定对接两大倡议。一方面,中俄两国希望通过制度合作制衡美国霸权;另一方面,中俄在欧亚地区的一致性和冲突性并存,双方需要一个协调关系的制度框架。中俄两国既有以制度合作在国际体系层面应对美国压力的意图,也希望在地区范围内协调彼此关系。两大倡议的对接将增强国际社会新兴力量在国际制度体系构建和全球治理中的影响力,同时也能化解中俄双方潜在的矛盾,推动欧亚区域合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