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解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学校和家庭因素。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必须明确政府职责、调动社会力量、变革教育机制、强化家庭观念。  相似文献   
12.
全面深化党代表任期制,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州区从2004年开始在乡镇进行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到2010年全面实行区(乡镇)党代表任期制工作,  相似文献   
13.
杨静慧 《前线》2014,(10):106-107
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凸显了这一重要导向,把“落实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写入了总则,并在有关环节作出了制度安排,对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强对包括党内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在内的“大监督”体系的探索。在具体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中央政协工作会议和中共北京市委第五次政协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委员联系群众工作.2020年,北京市政协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来抓,大力推进市政协委员工作室试点建设,积极指导区政协建设委员工作站.经过一年来的创新探索和实践,一个个委员工作室、工作站,像一座座"连心桥",嵌入到城市的不同角落,融入到群众的生活中,广泛凝聚共识、反映社情民意、参与基层协商、服务群众需求,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将委员工作室建设情况概括为"5个新",即"新机制、新平台、新定位、新尝试、新成果".  相似文献   
15.
16.
从解析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妇女参政方式的弊端入手,本文提出了另一重要的参政方式——自下而上式。通过分析该方式的时代背景和理论依据,文章深入探讨了“个人的就是政治的”这一女权主义运动口号,并以实例论证了自我赋权这一自下而上的参政方式的效果和意义,以期推进男女平等、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矛盾日益凸显。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群体性事件不断爆发,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并以其强大的社会破坏力影响着社会的秩序。政府在处理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暴露出公共危机预防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网络、缺少专业的危机处理机构等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安全阀”系统、强化公众危机意识、培养政府危机处理能力、建立信息沟通网络等措施有效解决并努力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全面深化党代表任期制,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州区从2004年开始在乡镇进行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到2010年全面实行区(乡镇)党代表任期制工作,经历了从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到联系实际自我创新,从点上突破到面上推广,从实践探索到理论提升并指导实践的过程,逐步实现党代表活动常态化、作用发挥经常化、联络服务规范化。  相似文献   
19.
善治强调政府与公众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公民社会也倡导公众积极参与公共决策。但今天的公众参与仍然是单向性的,缺少信息、组织和渠道,因此需要优化参与路径,实现公众与政府的双向互动,公开政府信息,公众有组织、多渠道地有效参与到公共管理中,从而促进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达到公共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性事件是我国经济和社会改革时期各种矛盾问题的综合反映,对我国的社会治安环境产生了严峻的挑战。"湖北石首事件"代表性地揭示了众多群体性事件表现出来的特点和引发原因,可以从提高公民法制意识、拓宽民意表达渠道、增加政务信息公开和建立官员问责制四个方面寻求事件的解决方法,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从而减少该类事件的发生,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功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