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09篇
政治理论   27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四、五十年代,台湾的劳动力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供求不平衡,失业状况十分严重。至六十年代中期,情况有了很大变化。随着出口加工工业的迅速发展,劳动力从严重过剩变为不足;大批农业劳动力从农村涌入城镇成为工人;还有许多年青的农业劳动力,成为城镇第二、三产业的兼业工人。到了七十年代中期以后,情况又有变化,当局  相似文献   
52.
春节,是人们最熟悉不过的传统佳节。可是您是否知道有个冬节?在台湾,就有个颇受重视,很有情趣的传统节日——冬节。台湾同胞习称冬至这一天为"冬节",非常看重过个热热闹闹  相似文献   
53.
一私人资本主义集团企业的形成台湾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到六十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一批大企业。这些大企业在激烈韵竞争中桶互渗透和联合,规模越来越大,在其周围聚集有若干较小企业而形成“集团企业”或称“关系企业”。所谓“集团企业”或“关系企业”,按照台湾中华征信所的定义,系指以一个或若干大企业为中心的若干个独立企业结合起来,而具有集团性质的一个工商团体。根据1974年编的《台湾地区集团企业研究》确定,其范围限在资本达新台币一亿元以上、核心公司设在台湾并有三个以上分子公司、台湾私人资本占51%以上的民营企业。1975年,该所在重新编纂时,  相似文献   
54.
插榕青     
少年时代,每到端午节,早上起床后,祖母总要催促我到村外的红庙边采摘几桠榕青。榕青就是榕树的枝叶,在闽南和对岸台湾,端午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在大门上插榕青。这有别于其他地方端午节悬菖蒲挂艾叶。原来,闽南、台湾沿海地区过去风沙肆虐,植物很难成长,难以寻觅到菖蒲、艾叶。倒是耐旱,生命力顽强的榕树长的很茂盛,很潇洒。于是,端午节辟邪驱凶、消灾禳祸的  相似文献   
55.
劳动产品成为商品以后,就是一个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而商品的价值,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般是用货币来表现,这就是价格。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成为商品,因而也有一个价格问题。工资就是劳动力商品的价格。工资一般是用货币支付的。工人为了维  相似文献   
56.
榴花照眼红,粽子扑鼻香,又是一年端午节。节日前夕,笔者不少乡亲从对岸台湾回来闽南祖家过节,在与台湾房亲交谈中,笔者得知台湾和祖家闽南一样,同称端午节为“五月节”。台湾四面环海,水域辽阔,岛内还有一些河川,端午节最有气氛、最为热闹的便是“扒龙船”(龙舟竞赛),闽南台湾方言“扒”与“爬”同音,是划的意思。  相似文献   
57.
“西风已走洞庭波,麻豆庄中柚子多。往岁文宗若东渡,内园应不数平和。”这是清代曾任福建巡抚的王凯泰写的咏台湾特产“麻豆文旦柚”的诗。“麻豆”即今台湾台南县安定乡麻庄,诗中“文宗”指的是清代咸丰皇帝。“平和”指盛产文旦柚的福建省平和县,清代咸丰皇帝嗜爱平和县文旦柚,认为这是天下最佳的柚子。闽南有文旦柚,台湾有麻豆柚。两柚一条根,两岸情缘深。那么,文旦柚又是怎么得名  相似文献   
58.
台湾教育训练服务业包括公私立各级学校、各种社会教育机关(如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其他教育训练事业)。本文主要介绍和分析国民教育、高级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並与台湾经济联系起来,说明台湾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教育投资与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事业系长期性的投资事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相国防建设所需各项人才和科技,均赖于教育部门的长期培养和供给。台湾当局30多年来对教育事业较为重视,切实加强教育事业的发展。台湾当局的财政分“中央”财政和省、县市财政。50年代,其财政支出特  相似文献   
59.
两岸是否开展直航,在今年3月以来,成为台湾产、官、学界中热烈讨论的焦点问题.据台湾《中国时报》1995年3月2日报道,台湾当局已经拟订四个阶段开放两岸通航策略,以循序渐进达成两岸通航的目标.台“陆委会”主委萧万长则在更早的时候,就提出在高雄港开辟一个境外海运中心.台湾民众特别是工商界人士早就认为两岸应该实现直航,为什么台湾当局迟至今天才把这个问题摆上议事日程,很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60.
台湾经济能否在廿一世纪以前实现产业升级,是决定台湾经济命运和前途的大问题。当前国际和台湾内部的经济环境,已使台湾劳力密集产业没有多少生存的空间,如果不能实现产业升级,台湾经济的衰落命运是不可避免的。台湾当局也早已意识到这种情况,在80年代前后就提出工业升级问题,以后又制定了《促进产业升级条例》来代替《奖励投资条例》。但是,由于对工业升级、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的涵义理解不一,学术界和新闻界对台湾产业升级状况的评价不一致,岛内外学者持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