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法律   11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2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老子及整个道家政治哲学的基本思想就是其著名的"无为"主义。老子崇尚自然,追求"道法自然"的状态,进而在社会政治方面推崇"无为"政治。但是"无为"的根本在于"善为",通过尚柔贵弱的方式达到"无不为"。这种"无为"政治针对政府的妄为提出,与现代文明提出的有限政府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32.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中进行,有赖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在社会的发展中,制度文明的实现对人的全面发展同样重要,本文通过分析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关系,指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及作用。  相似文献   
33.
在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问题上,西方实证主义法学一方面站在自然法学的对立面;另一方面在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这个问题上又由经历了奥斯丁、凯尔森的法律与道德的分离学说,到哈特的法律是最低限度内容的自然法,再到拉德布鲁赫的从实证主义到自然法的转向。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事实上正说明了实证主义法学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正在逐渐地向自然法学靠拢,认同了自然法学在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问题上的关于法律必须含涉道德性的观点。同时也说明法律的存在和发展与道德是密不可分的,人们对法律的道德性问题上的认知与理解也正在日益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