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11篇
中国共产党   106篇
中国政治   113篇
政治理论   38篇
综合类   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国政研会、中宣部政研所课题组近日赴天津、山西、重庆等地,就当前加强和改进社区思想政治政治工作开展实地调研。本文节选调研报告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22.
王玉  维政  学刚 《党建文汇》2001,(5):27-27
近年来,山东省临胸县临胸镇李家庄村两个文明建设再结硕果——先后荣获“全国创建文明村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村”、“潍坊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这一切,用村民的话说,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好支书——尹兴团。  相似文献   
23.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一五规划对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的高度概括,其中"乡风文明"与"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其外部环境、体制条件、社会基础都出现了新的特点,精神文明建设只有适应新形势,变革思维方式、改进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才能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相似文献   
24.
一、农民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情况、对“三农”政策的落实情况满意度很高。调查显示,在本次调查所列的28个选项中“,国家和社会发展情况”“、免除农业税等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排在农民最满意的十件事情的前两位,比例分别是95.1%、94%。农民对“本村通电话的情况”“、本村通公路的情况”、“本地饮水、电力建设的情况”等都比较满意,分别列最满意的十件事情中第三、第四和第八位。关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希望,农民选择“政府减免各种费用”的比例最低。这些情况说明,近年来,各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高度重视解决“三…  相似文献   
25.
公有制及其主导的经济社会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之设计和构建乃产权机制在宪政层面上的外化及展开,故此,产权机制的探讨对于我国国有资产管体体制的评判及完善具有参照意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合理设计在于把握产权理论实质的基础上揉和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两种运行机理,在主体体系、客体体系、权力机制和责任机制四个方面完成一种独特的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26.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事关国民经济的发展大局。必须既立足当前 ,又着眼长远 ;抓点带面 ,以点促面 ;虚实结合 ,正确处理内与外的关系 ;坚持“两手抓”的原则 ,实现软硬两个环境相辅相成 ,协调发展 ,从而不断推动我国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7.
金国清,男,1947年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高级工程师。现任宁国市人大常委、安徽省宁国司尔特化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先后两次被国家人事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授予"劳动模范"称号,并获"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全国供销社工业企业优秀厂长、经理"、"安徽省优秀共产党  相似文献   
28.
1999年11月15日,中美经过13年的艰苦谈判终于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双边协议,这为中国最终进入世贸组织排除了主要障碍。中美双方在中国“入世”后经济上的互利是显而易见的。此举意味着中国进入国际间优化配置的总渠道,即以本国的劳动力、自然资源、政府的宏观调控等与外国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等进行优势互补,为我国经济驶入“快车道”提供绝好的机会;美国也将在通讯、电脑、汽车等行业大举进入拥有近13亿人口的中国市场,获得不可估量的利益。正如美国经济委员会主席斯珀林所言,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互利协议,它对美国的…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