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桑杰 《青海人大》2010,(2):18-20
最近,我到海北州及刚察、门源、海晏县就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行了调研。期间,听取了州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情况介绍.并深人寺院和乡村,与宗教界人士和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进行了座谈。民族团结是民族地区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海北州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有思路、有举措.工作富有成效,值得我们认真总结.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42.
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历来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重大课题.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党的先进性具有鲜明的时代内容,具体体现在科学的理论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国家及和谐社会之中.  相似文献   
43.
桑杰 《青海人大》2010,(1):33-34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集中研究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鲜明地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了出来,这是党中央从当前世情、国情和党情出发,动员全党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共克时艰的重大举措,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永葆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保证。决定明确指出:“在全党积极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  相似文献   
44.
桑杰 《青海人大》2010,(4):15-15
3月25日,省委、省政府举办“学习贯彻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推进我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专题研讨班。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强卫就学习贯彻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作了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骆惠宁着重就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中发[2010]5号)精神作了重要讲话。通过参加这次会议,我对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重大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会议精神有了更准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45.
桑杰 《青海人大》2010,(3):51-52
4月14日7时49分,我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强烈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玉树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玉树牵动着亿万华夏儿女的心。作为一名曾经长期在藏区工作过的藏族干部,看到自己的同胞罹难,悲痛之至。这些天,通过多种形式,我第一时间了解灾情.一幕幕惨烈而又感人的场景,  相似文献   
46.
加强生态建设,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正在成为当今世界的共识。通过加强生态建设构建生态文明,是当今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非传统模式的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发展道路的本质与核心。  相似文献   
47.
桑杰 《青海人大》2006,(4):13-15
党的十六大明确地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则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安排.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不仅是衡量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水平的一个主要标志,而且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从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上提供坚强保证.  相似文献   
48.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创新,是一项灵魂工程,是宣传思想战线的一项重要任务。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49.
2013年,中央决定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冶党的重大决策,是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50.
反暴力极端主义是一种强调"反激进化"的非强制性的"柔性"反恐怖策略,与目前主流的"刚性"反恐怖策略,即美国主导的"反恐战争模式"不同,该策略可以有效遏制恐怖主义的蔓延,改变促发恐怖主义的社会环境,从根源上逐渐消除恐怖主义。基于严重的"内生性恐怖主义"问题,澳大利亚立足本国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的反暴力极端化措施,但是存在投入不足、针对性不强与风险泛化的弊端。我国当前面临的反恐压力较大,依据我国国情,可以有选择地借鉴澳大利亚的反暴力极端主义策略的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