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8篇
中国共产党   462篇
中国政治   34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91.
梁衡 《新湘评论》2010,(1):36-37
90年前毛泽东创办的《湘江评论》有一个著名栏目,叫“湘江杂评”,现在我们直接沿用。就是想紧紧围绕中央、省委的重大决策、战略举措以及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事情展开评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我们的想法是。湘江杂评的文章既要有很高的理论修养,能说到点子上;又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说得让人爱听。究竟能做得怎样,请大家共同关注并参与。  相似文献   
492.
梁衡 《新湘评论》2013,(22):24-24
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都是全国上下同时盯着一个荧屏。一台晚会要适应十几亿人的胃口,确实很难,大约编导也意识到这一点,于是就把它定位在玩、乐、逗这些浅层次上,以为这样就可以人人接受,人人发笑。不想这正是大弊所在,就像怕孩子看不懂大人的节目,就干脆连大人带孩子一起都轰进儿童剧院里。晚会的主持和演员是几个几年,甚至十几年不变的旧面孔,语言也老是那几句拜年的话。应该说这些明星在以前的春节晚会上也曾留下过不可磨灭的光彩,但观众为什么总是不满意呢?主办者经常怪观众期望值太高,而没有去想是自己的戏太浅。  相似文献   
493.
梁衡 《当代贵州》2013,(14):30-31
十月里因事过贵州黔南,甫坐未定,当地领导就急切地说,我们这里出了一件奇事。平塘县有一巨石落地,中裂为二,裂面处凸现"中國共産党"五个大字。我说,世上哪有这等巧事?对方说:"凡初听者都不信,人家还讽刺我们说,莫不是穷疯了,编此奇事诓人,因此我们特请专家进行了鉴定"。第二天,我即驱车前往平塘,出县城后又婉蜒起伏疾驰60多公里,折入一谷地,忽山青水秀,绿风荡荡,原来已进入掌布河谷。沿谷地深入数里,弃车步行至一村,名"桃坡  相似文献   
494.
梁衡 《当代贵州》2013,(5):64-64
中国人爱松、爱菊、爱竹、爱兰,而爱梅犹甚。松耐寒而无花,竹青翠而无香,菊经霜而不受雪,兰多香而少坚。唯梅有色有味,经霜耐寒,寿比松柏,香胜幽兰。而梅中之极品犹数腊梅。淮安周恩来故居处有其手植腊梅一株,现已愈百年,枝叶满院,高比屋肩。其一树六股,虬劲曲折,上下翻飞,如绳缠龙盘。每当盛夏之时,枝探墙外,四壁难禁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495.
梁衡 《新湘评论》2010,(5):64-64
前不久张家界忽将著名景点"南天一柱"命名为"哈利路亚山"。原因是美国人拍了一部电影《阿凡达》,景区就急忙按电影中的虚幻风景改了山名。还自我壮胆:这不是崇洋媚外,是为发展旅游。  相似文献   
496.
梁衡 《当代贵州》2011,(20):22-23
要考察一个人的思想,家书大概是最可靠的。因为对亲人可以说真话,而且他也想不到日后会发表这信件。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少不了拜谒故地,披览文物。三月,我有事去褔州,公余又去拜谒了一次林觉民故居。林觉民的《与妻书》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文物。  相似文献   
497.
教材的力量     
梁衡 《新湘评论》2011,(1):22-23
人民教育出版社建社60周年了,约我以课文作者的身份谈点感想。我首先想到的是教材的力量。中小学教育就是要教学生怎么做人,而教材就是改变人生的杠杆,是奠定他一生事业的基础。记得我小学6年级时,姐姐已上高中,我偷看她的语文书,里面有李白的《静夜思》、白居易的《卖炭翁》,抒情、叙事都很迷人,特别是苏东坡的《赤壁赋》,读到里面的...  相似文献   
498.
西柏坡赋     
梁衡 《学习导报》2011,(16):64-64
西柏坡乃冀中一普通山村。然其声沸海内,名传八方;瞻者益众,研者益广。天降大任,托国运于僻壤;小村何幸,成历史之拐点。  相似文献   
499.
说经典     
梁衡 《当代贵州》2014,(26):64-64
正什么是经典?常念为经,常数为典。经典就是经得起重复,常被人想起,不会忘记。常言道"话说三遍淡如水",一般的话多说几遍人就要烦。但经典的语言人们一遍遍地说,一代代地说;经典的书,人们一遍遍地读,一代代地读。不但文字的经典是这样,就是音乐、绘画等一切艺术品都是这样。一首好歌,人们会不厌其烦地唱;一首好曲子会不厌其烦地听;一幅好字画挂在墙上,天天看不够。许多人都在梦想自己的作品、事业成为经典,政治的、文学的、艺术的、工程的等等,好让自己被历史记住,实现永  相似文献   
500.
梁衡 《当代贵州》2007,(6):52-53
在人生的众多缘分中,情缘是最基本的,因情缘而进一步结成家庭就有了血缘,进而使民族、社会得到延续。一个人没有爱过人或被人爱。就少了一大缘,是一悲哀;有爱而无家,又少了第二大缘,又是一悲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