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推动首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最具活力,最有生气的一支重要力量。由于种种原因,非公经济组织成了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薄弱环节。为给非公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非公经济组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2.
虽然《信访条例》规定了信访案件"三级终结制",但现实生活中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却长期被信访案件"终而不结"、"谁终结、谁被缠"等现象所困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现行的信访终结制度不够完善、上访解决问题的成本较低、属地政府化解信访矛盾的手段欠妥等原因所致。因此,应转变作风,树立群众观念,依法规范信访部门的接访行为,依法做好信访案件的复查复核和督查督办工作,适时修改和完善《信访条例》,进一步规范访民的上访行为,依法终结信访案件。  相似文献   
13.
殷星辰 《前线》2012,(11):19-20
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提出的一项战略性任务。胡锦涛同志提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这表明,社会管理的主体不仅是党委和政府,还有社会组织和群众自身。事实上,在新形势下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我们更要牢牢把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个优良传统,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让群众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参与者社会管理本质上是对人的管理,人民群众不但是被管理者,更应成为管理者。社会管理创新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就要不断提升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
将"社会管理"改为"社会治理",并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最突出的亮点之一,它昭示国家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的又一次重大转变。社会治理创新将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创新社会治理过程中,要着重把握和处理好道德重建与健全完善社会基础制度、民主建设与法治建设、公开透明与民主选举、简政放权与激发社会活力、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若干关系,通过优化社会治理结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速前行。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维稳工作的重要任务.为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群体性事件维稳工作应重点建立六大机制,即利益公平分配机制、诉求回应解决机制、风险预防预警机制、危机妥善处置机制、舆论正确引导机制和事后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16.
理想的实有人口服务管理至少应包括实际居住人口信息的"实有化"、服务管理的"同一化"、民主权利的"平等化"、社会福利的"共享化"等几个方面的内涵。只有逐渐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最终消除附着在户籍上的特权和不均等的社会福利,真正实现"无论在哪里,劳动者人人共享社会福祉",实有人口服务管理体制的建立才会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7.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中之重。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利益关系复杂,对京津冀地区的社会稳定将带来持续深远的影响。外迁企业、重大工程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等多方面会触及区域内居民的切身利益,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并进而影响社会稳定特别是首都的安全稳定。尽管京津冀三地的协同维稳工作机制已运转多年,成效显著,但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本着“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利益大于天”的原则,坚持源头治理,进一步健全完善京津冀协同维稳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