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1991年6月湖北省伦理学会和襄樊市伦理学会联合召开了“新时期道德建设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60余篇,这些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现实,从不同的侧面对我国现阶段道德建设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现就所提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2.
增加透明度     
说到企业的难,有两点似乎带有共性:一日厂长难当,二日思想政治工作难做。厂长难当,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改革的外部条件不配套,带来摩擦;思想政治工作难做,主要难在企业内部。思想政治工作,简言之,做人的工作。做到点上,就容易;没做到点上,拗住了劲,就难。有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好,做得活,靠的是上下左右一齐动手。比如首都  相似文献   
23.
“你听说没有,一家企业的总经理招待一个外商,吃得好,喝得好,玩得好,可合作意向没有达成。”“人家那样招待,老外好意思走,没道理。”“外商觉得太浪费,将来怕搞不成事。”“招待得太简单了,他不会说没把他当人?我看还是没诚意。”  相似文献   
24.
江畅 《理论导报》2015,(2):20-23
当前,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的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的任务,明确地提到了全党和全社会面前。为此,很有必要对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来龙去脉进行梳理,弄清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及当代世界文明的关系,确定它在当代世界和人类历史上的方位,阐明它应具备的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25.
《三国演义》中提到,张飞闻知关羽被害,下令军中“三日内置办齐白衣白甲,三军挂孝伐吴”。帐下两员末将范疆、张达称置办有困难,要求宽限时日。张飞大怒,鞭挞二人,并称“误期杀头”。范、张二人商议,“与其他杀我,不如我杀他”,二人随即杀了张飞,投东吴去了。看完这则故事,我不免有点事后诸葛起来。我想,此事开始并非对抗性矛盾,假如张飞以伐吴大计为重,冷静地想一想,不下这种不切实际的军令,后果不致如此;张飞急于为兄报仇,怒中无智,下了如此军令,可以理解,但假如听了范、张之言,从现实出发,宽限时日,后果也不致如此;  相似文献   
26.
中国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人生智慧问题,饱含哲学智慧,其智慧及其转识成智观念源远流长,内涵和意趣极其丰富。中国传统智慧观念是由德福一致、德包含智、智慧相通、福慧双修、转识成智等五个紧密相关的基本观念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包含实现“转识成智”路径的思想,这就是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转识成智”的修养过程,并不是单一的智慧修养过程,而是“福慧双修”的过程。中国传统的智慧和转识成智观念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是传统价值观中宝贵的历史遗产和观念资源,对于克服现代社会人们只追求欲望满足而无视人生境界提升导致的种种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意义,值得深入挖掘、整理和弘扬。  相似文献   
27.
江畅 《理论月刊》2023,(8):5-14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研究了许多政治哲学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是他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一是人类解放问题,实现全人类解放是他们毕生探索的主题和追求的现实目标。二是共产主义问题,实现共产主义从而使每一个个人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他们确定的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三是阶级斗争问题,他们把阶级斗争视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共产主义要靠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四是先进政党问题,无产阶级革命需要共产党领导,共产党必须保持先进性才能履行其使命。五是真正民主问题,他们力图克服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追求建立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真正民主制度。六是廉价政府问题,他们根据巴黎公社经验提出了以人民主权为基础的实现公共服务最优化且增进公共利益的新政府模式。七是各尽所能问题,各尽所能被看作是共产主义社会运行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八是公平正义问题,他们认为人类社会只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分配的公正。  相似文献   
28.
江畅 《理论月刊》2007,(2):50-50
为了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意义,努力探讨加强湖北省和谐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动员和引导全省理论界积极投入到湖北和谐文化的建设中,2006年11月22日,由湖北省社科联同湖北日报、湖北省经团联主办、本刊承办的“湖北省和谐文化建设专家座谈会”在武汉召开。会议从和谐文化的内涵及特点、国内外有益文化成果的借鉴以及湖北和谐文化建设的导向机制、保障机制、理论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讨。现将专家发言摘录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9.
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往往觉得自己干的这一行有点“虚”。所谓“虚”,主要是一不管人,二不管钱,三不管物,不实在。而现在不少的人又很讲“实”的,这就更使人感到“虚”了。 近日有人向我谈起,做思想工作也是可以实起来的,这就叫“虚功实做”。他向我举例说,济南一位老同志为兑换两角钱,跑了好几家银行,都不给换,后来济南工商行给换了,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应。这件事,济南市后来抓住做了一篇大文章,由此引发了一场职业道德教育。他说,凡事要有一个“抓手”,这一次的“抓  相似文献   
30.
80年代以来,随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和西方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以及文艺作品的大量引进,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对我们中国人,特别是青年发生了强烈影响,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乃至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冲击。80年代以来先后出现的所谓“潘晓讨论”、“萨特热”、“尼采热”、“弗洛伊德热”,以及89年出现的规模巨大的学潮,都是这种影响和冲击的突出表现和集中反映。在学潮平息后的今天,反思和探讨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对我国青年的影响,从而引导青年正确对待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正确对待我国的本土文化和价值观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