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有朋友自南方来,谈起老张的情况,朋友感慨地说:“老张人不坏,就是处理事情太硬,比方说,他见有的厂搞升旗仪式,树立企业形象,也想搞。搞也不是坏事,可有个副厂长不以为然,他就在大会上不点名地批评人家是不以企业为重。人家接受不了,事  相似文献   
32.
两千多年来的中国政治哲学重点关注八个重大问题。一是“道”“德”问题,着眼宇宙万物本性及其与人的本性的关系,探讨政治本性或政治本然本质。二是理想人格与理想社会问题,重视人成为什么样的人的理想人格以及如何让社会成员形成理想人格的理想社会。三是差序格局与众生平等问题,从为人的等级差别辩护与认为众生平等的分歧走向达成人人平等的共识。四是家国天下的关系问题,始终将家、国和天下联系起来考虑,具有天下情怀的鲜明民族个性。五是王道与霸道问题,用“王道”和“霸道”表达两种对立的政治之道或价值取向,而王道观是中国政治和政治哲学的显著特色。六是尚民爱民与人民至上问题,传统重视尚民爱民观念尤其是以民为本观念,当代确立并践行人民至上理念。七是内圣外王与人民民主问题,由传统对内圣外王之道的谋划转换为当代对人民民主制度的论证和辩护。八是德治、礼治与法治问题,从主张构建以人治为实质内涵德礼法合治的传统治理模式走向对现代法治与德治相统一治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33.
江畅 《求索》2023,(1):19-30
中国不能走西方现代化的老路,更不能直接照搬西方的现代化模式,而必须选择和创造自己的现代化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所具有的契合性是中国人民能够创造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中国式现代化深层的历史文化原因。中国式现代化实质内涵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以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为理论依据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创造;它在充分吸取西方现代化的有益内容的同时努力纠正其理论错误并吸取其实践教训;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无论从目的还是从手段看,无论是从动机还是从效果看,中国式现代化都是有利于全体中国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其实质在于人民性。它是以人民至上为根本价值理念、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幸福为终极追求的现代化。因此,它是至善,也是大善,无疑具有道义正当性。  相似文献   
34.
江畅 《长江论坛》2023,(3):5-15+2
人类精神从最初孕育到今天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化过程,可以划分为万物有灵、图腾崇拜、精神崛起、精神专制、精神畸变、精神重建等六个阶段。人类精神既包括社会精神也包括个人精神;社会精神与个体精神的进化是紧紧缠绕在一起的;人类精神进化是社会精神与个人精神相互生成、相互制约的交互作用过程。人类精神与人类文明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而“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文明是全方位的、整体性的,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精神是其中的灵魂和内核。然而,在人类文明的进化过程中,社会治理者对待精神的态度迥然有异,导致人类精神历尽坎坷。今天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必须重建人类精神,创造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