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7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6篇
中国政治   50篇
综合类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一、前言印尼在苏加诺政权时期(1945—65年),由于受到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颠覆与破坏,国内又不断出现地方叛乱,内阁更选频繁,政局长期不稳定;加上苏加诺政府长期没有认真重视扎扎实实的经济建设工作,而是崇尚于炫耀表面的国力,印尼经济长期陷于停滞,1953—1959年期间,它的经济增长率只有3.2%,1961—65年期间又下降到1.96%。苏哈托执政后,先用了三年时间稳定财政经济局势,特别是抑制物价上涨,接着从1969年4月起先后实施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1969年4月至1974年3月)、第二个五  相似文献   
52.
前言在日元升值与日美经济摩擦的形势中,日本对亚洲地区制造工业部门投资自1986年起有了急剧的增长,在1987年上半年以前主要投向亚洲地区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但自1987年下半年起便主要投向东盟国家。1988年  相似文献   
53.
序言提出以消除社会贫困和改组社会结构为两大目标的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与马来西亚第二个五年计划(1971—75年)是同时起步的,现在已经接近于“新经济政策”的终期期限(1990年)了。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为:(1)缩小与扭转原住民与其他种族之间的收入不均衡;(2)改组就业结构;(3)改组种族间的资本所有权占有结构;(4)扶植发展原住民企业。其中,改组就业结构指促进主要就业予以农业部门为中心的低生产率经济部门的马来人社会参与到商业、工业等比较近代化的经济活动中去,其目的在于通过马来人就业部门的转移来提高原住民(马来人)的收入水平,缩小和消除种  相似文献   
54.
金融危机后的泰国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7月起的亚洲金融危机是由泰国肇起的 ,泰国经济在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受到严重影响 ,被世界银行列为亚洲“五大受灾区”(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之一。本文着重论述与分析泰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原因、泰国在金融危机后的两次经济衰退与两次经济复苏的历程、泰国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对应 ,并与亚太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进行若干比较以探索其共同规律与特点 ,最后作一些展望。一、金融危机前夕的阴霾泰国经济在1988年到1995年其间之所以能出现经济繁荣期 ,主要应归因于 :(1)世界经济正处于景气扩展期 ;(2)1985年9月西方五大国…  相似文献   
55.
序言近年来,所谓“二十一世纪乃是亚洲太平洋的时代”,以及有关“亚太经济”的议论突然地多了起来。的确亚洲太平洋,特别是西太平洋的各个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引人注目,人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日本—亚洲地区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即亚洲地区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南朝鲜、台湾、香港、新加坡)—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各国之间的“多层次追赶轨迹过程”,即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的波及过程。在两年前拙文所谓《新兴工业化国家(即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者,何也?》  相似文献   
56.
马来西亚是第三世界少数取得较好经济发展成效的国家之一,1985年它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2000美元,在世界银行的等位排列中,被排在葡萄牙和匈牙利的前面。很少有几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成绩能与马来西亚相匹敌,在过去的20年期间内马来西亚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在4%以上。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树胶、锡、棕榈油的生产国,而在70  相似文献   
57.
序言台湾是亚洲地区新兴工业化国家之一(台湾系我国的一个省份,不是一个国家,下同——译者)。而且是亚洲地区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国家。历来就有许多学者注意到了台湾的经济增长并进行了许多研究。台湾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它的面向出口工  相似文献   
58.
本文拟探讨1985—95年期间日元、美元与东亚各国(各地区)货币的汇率变动趋势及随此而引起的亚太地区区域内国际产业分工的进展状况。近十年来,东盟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外部原因正是1985年西方五大国财政部长会议后所出现的日本、东亚地区的区域内产业分工,本文也拟从货币汇率变动、直接资本投资、产业结构变化、贸易结构的变化剖析东盟地区经济是如何取得发展的?  相似文献   
59.
一、序言在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于1984年转趋下跌、1986年出现暴跌之后,世界的石油需求开始从疲软转向坚挺。世界的石油消费量在1987年以后便不断趋于增大,其中亚太地区由于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一直保持了高经济增长,其石油消费量的增大尤为显著。根据国际能源组织《石油市场报导》(1991年6月号)的数字,1990年世界石油日均消费量为6560万桶,比1987年的6290万桶增大了270万桶,其中亚太地区的增大部分占82%:从1991-1994年,世界日均石油消费量又从6690万桶增大到6820万桶,增大了130万桶,其中亚太地区的增大部分占90%以上。另…  相似文献   
60.
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亚太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外资投资普遍出现了大幅度衰减,呈现出与90年代上半期不同的发展趋势与特点。为此,这些国家(或地区)在金融危机后普遍采取了进一步放宽外资投资限制的政策和措施。进入1999年后,该地区多数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开始转向复苏。展望2000年,该地区各国(或地区)的经济将全面复苏,外资投资可能呈现结构性变化的新特点与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