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40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军舰于1840年6月18日、1841年8月16日、1841年9月13日和1842年1月30日四次侵犯台湾。当时在台湾活动的诗人有姚莹(时在台湾兵备道任上)、熊一本(时在台湾知府任上)、郑用锡(时以“在籍礼部员外郎”在新竹县居住)、林占梅(时以贡生在新竹县居住)和曹谨(时先后在凤山县令、淡水同知任上)等,都在直接参与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战事中受奖。姚莹(1785-1853年),字石甫,一字明叔,号展和,晚号幸翁,安徽桐城人,嘉庆戊辰进士。姚莹系清石文大家姚鼐之侄孙,家学渊源,“于书无…  相似文献   
32.
就《漳郡会馆录》一书涉及的版本、人物、职官、科举以及闽台关系、会馆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逐一考据索隐 ,从中发掘史料 ,再现清代历史社会的若干情况。  相似文献   
33.
本文就1826年以来海峡两岸闽南语歌仔册之版本的收集和收藏、传本的原型和同型、文本的用韵和用典、读本的用字和用语及唱本的声调和曲调诸问题提供若干参考的资讯和思考的线索。闽南语歌仔册属于活态文化(living culture),迄今仍然存活于海峡两岸之闽南语方言区,存活于民间;闽南语歌仔册是中华文化在海峡两岸传播的一种载体,闽南语歌仔册在日据台湾时期广泛流传于海峡两岸之闽南语方言区的史实表明: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即使在日据台湾的50年间也不曾“阻断”或“隔绝”。  相似文献   
34.
35.
今年是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六十周年。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提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积极响应。这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公开、自觉地接受中国头产党的领导,标志着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揭开了崭新篇章。本刊摘要刊登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领导人及无党派代表人士的一组文章,以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36.
文章以录自福建(包括台湾)方志和谱牒的明、清、民国时期之冥婚案例为据,就迁葬与归葬、嫁殇和嫁于殇而言之,描述和论述闽、台冥婚旧俗之种种情况:尸归夫家、身死夫家而葬之,上门守贞、望门守贞,从安排死者联姻到包办生者与死者缔婚,以及合丧、苗媳守贞、过门待嫁而嫁于殇、延婿入赘而嫁于殇、夫家移柩从于女而合葬等特殊事例。归葬和嫁于殇专以未婚女性的性命和幸福为牺牲,是冥婚旧俗极端劣质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37.
我国合同立法对预期违约和不安抗辩权制度的取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毅 《河北法学》2002,20(Z1):54-57
对“期前违约”行为,1999年《合同法》兼采了预期违约和不安抗辩权制度。两种制度有重合之处,且各有利弊,如何取舍?通过对两种制度的差异进行优劣评析,认为我国合同立法应以预期违约制皮为修改方向,并提出若干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38.
丁小巍  汪毅 《政法学刊》2006,23(1):45-48
民事诉讼保全制度是民事案件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目前我国民事诉讼保全制度还存在一些尚需商榷之处,如对于当事人提出保全申请,没有明确条件限制,以致当事人滥用申请;数额标准在司法实践中难以执行,应当修改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笔者在研究工作中收集有台湾民间之科举齿录、喜庆启事、哀告讣闻以及官方之通缉传单、户籍誊本等史料多种.本文拟就台南石姓某家的户籍誊本来谈论日据时期台湾社会的若干情况.  相似文献   
40.
汪毅夫 《台声》2014,(9):98-99
《浴火重生的年代:沈己尧言论选集》是一本记录沈己尧先生思想脉络和活动历程的著作。书中涉及的诸多内容可以反映出沈先生作为一名学者,对中国改革开放、中美关系与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一些重大事件与重大问题的独到观察和深入思考。全书文字精练,感情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沈先生对国家的深沉热爱与希望祖国兴旺发达的美好期盼。1926年,沈己尧先生出生于民风淳朴的广东省平远县石正乡。少年时期,他就读于石正中学和梅州高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