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12.
县委书记和县长作为县域党、政主官,是域外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作用于此县域治理的基本桥梁,两者能否形成共同行动理念和行动路径,强化行动执行是县域治理效能实现的关键。传统静态的体制机制分析无法解读其行动效应影响,需要实现行动者视域的相适转换。以全国百位优秀县委书记及所在县域县长的102个组合数据为共同面板样本,对两位行动者背景特征差异对治理效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县域党、政主官组合搭配时长、平均学历、毕业院校、经济学、管理学或法学专业、本地晋升与治理效能正相关。适当增加县领导班子的搭配合作时长,组建县领导班子时考虑官员学历背景,组建县域领导班子时考虑官员专业背景的搭配,优先选择本地晋升。  相似文献   
13.
公用事业民营化实质上就是公共服务领域内的一场制度变迁,以博弈论作为基本分析工具,探究公用事业民营化过程中存在的多重博弈关系,即公平与效率的博弈、民营化与民营经济的博弈、政府公利性与自利性的博弈、民营化与第三部门的博弈.通过深入分析各自的博弈过程与博弈策略,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博弈局面甚至是博弈困境,提出相应的引导性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公用事业民营化实质上就是公共服务领域内的一场制度变迁,以博弈论作为基本分析工具,探究公用事业民营化过程中存在的多重博弈关系,即公平与效率的博弈、民营化与民营经济的博弈、政府公利性与自利性的博弈、民营化与第三部门的博弈。通过深入分析各自的博弈过程与博弈策略,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博弈局面甚至是博弈困境,提出相应的引导性对策。  相似文献   
15.
县委书记和县长作为县域党、政主官,是域外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作用于此县域治理的基本桥梁,两者能否形成共同行动理念和行动路径,强化行动执行是县域治理效能实现的关键。传统静态的体制机制分析无法解读其行动效应影响,需要实现行动者视域的相适转换。以全国百位优秀县委书记及所在县域县长的102个组合数据为共同面板样本,对两位行动者背景特征差异对治理效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县域党、政主官组合搭配时长、平均学历、毕业院校、经济学、管理学或法学专业、本地晋升与治理效能正相关。适当增加县领导班子的搭配合作时长,组建县领导班子时考虑官员学历背景,组建县域领导班子时考虑官员专业背景的搭配,优先选择本地晋升。  相似文献   
16.
服务型政府的制度创新实质上是打破原有管理型政府模式下权力结构、重塑利益结构的过程.在这一制度变迁过程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会以不同的博弈策略参与进来,成为权力博弈的局中人.地方政府在制度变迁中具有相对独立利益目标和资源配置权的双重角色,从而成为服务型政府创新的主体.但由于地方政府对自身利益的特别考量,致使地方政府在服务型政府构建中存在"惰性"思维,缺乏制度创新的动力.应从制度创新环境、利益分配等多种角度,消除地方政府的"惰性",增强其创新动力.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区域化和信息化的复杂生态条件下,囿于行政区划基础上的封闭治理模式——行政区行政已难以通过自身调适有效解决日益"外溢化"和"区域化"的区域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传统行政区行政模式必须向区域公共管理模式转变。这种后发外生型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必然涉及政治系统调整和改变。政治系统内部的认知差异、利益差异及相互妥协是区域公共管理模式实施的政治前提。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公共事业民营化实质上就是农村公共服务领域内的一场制度变迁,即在农村公共物品与服务提供领域中引入市场机制,打破政府的垄断地位,构建政府、私营、第三部门多维互动的公共服务新秩序,以实现三者之间角色的重新安排及功能互补。产权界定、国家的角色和意识形态是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的三个基本分析维度,以此作为分析框架,用博弈论作为分析工具,探究影响我国农村公共事业民营化进程中的多重因素及相互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公共事业民营化的多重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事业民营化实质上就是公共服务领域内的一场制度变迁,本文以博弈论作为基本分析工具,探究了公用事业民营化过程中存在的多重博弈关系,即公平与效率的博弈、民营化与民营经济的博弈、政府公利性与自利性的博弈、民营化与第三部门的博弈。通过深入分析各自的博弈过程与博弈策略,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博弈局面甚至是博弈困境,提出相应的引导性对策。  相似文献   
20.
农村公共产品民营化实质上就是农村公共服务领域内的一场制度变迁,即打破农村公共事业领域原有的政府一元供给的制度格局,确立政府、民营经济、村民组织多元互动的制度格局.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多重博弈关系,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民营化与民营经济的博弈、民营化与村民组织的博弈.以博弈论作为基本分析工具,深入探究各自的博弈过程与博弈策略,推导出可能出现的各种博弈局面甚至是博弈困境,提出相应的引导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