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58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犯罪根源是犯罪原因论中最引人注目的问题之一,其重要性不仅在于是整个犯罪原因体系的出发点和基础,而且对犯罪本质的认识和犯罪治理采取的样本途径也有决定性影响。《论人类社会产生犯罪的根源》(载《犯罪与对策》1993年第1期)的作者认为,本体意义上的犯罪在私有制建立以前即原始社会就存在,所以犯罪的根源并不是私有制,而是“一定社会历史生产力发展阶段的‘物质生产方式’”。对此观点,很有再探讨的必要。 该文开始就提出要建立本体意义上的犯罪学,并以这个“新概念”为基础展开论述。遗憾的是该文竟没有明确解释“本体意义上的犯罪”这一全文赖以生存的基本概念。不过,细读之下,笔者觉得该文作者是想提出一个涵盖一切的在任何社会任何制度下都能成立的犯罪概念。那么现实中是否存在这样一个犯罪概念?该文作者希望突破以往犯罪学研究中的犯罪概念,建立以“社会危害性”为唯一标准的犯罪概念究竟能否成功? 犯罪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犯罪的专门学科,总要有自己确定的犯罪概念。该文为了强调所谓本体意义上的犯罪,特别选择了“罪”与“法”的衍生关系为切入点进行探讨,那么我们也由此入手,作一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2.
“劳动是最光荣的事业”山脚下是花园、操场,花园里开满了月季、蔷薇、牡丹、芍药等鲜花;操场上排球网、篮球架、鞍马、跳箱等一应俱全。半山腰长满了茂盛的苹果树、桃树、梨树、杏树,再往上一直到山顶,是苍翠的松柏林。依山庄学校就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在花和树的海洋中忽隐忽现。自1991年以来,这所学校已连续被评为县、地一级的“先进集体”、“环境优美校  相似文献   
113.
社区警务是一个警方同群众互相作用的过程,为适应这一新型警务模式的要求,社区民警应进行角色调整,树立以社区民众为本、创新、整合及职能转变的理念。社区民警应拥有良好的素质,并应从制度上保证其持久素质的养成。其在社区中的主要工作应包含宣传与教育、信息收集、人口和治安管理、治安防范和服务等几方面。同时,必须建立以考核社区民警工作实效为主的考核、奖惩制度,其工作好坏应由社区群众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14.
洪波 《探索》2007,1(3):141-143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关于人的存在、人性、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从哲学上对人所做的最高层次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必须以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从哲学的高度说清“人”。正确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5.
人文知识与人文素质的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波 《求索》2008,(2):68-70
人文知识不等同于人文素质,人文知识的内涵主要在“文”,而人文素质的内涵主要在“人”;人文知识依然停留在功利性层面上,而人文素质是超越私欲的对人的同情、理解、尊重和关怀;人文知识是可以通过“学”的累积而获得的,人文素质是不断反思、践履养成的。人文知识的量化积累不能提高人文素质,因为事实认知不能自然形成关德。人文素质的高低不在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在于学生对自由全面发展的真正的人的领悟。  相似文献   
116.
公众人物的判断标准有二:有一定知名度,并且自愿进入公众视野。公共利益非认定公众人物的标准,而是公众人物人格利益的保护界限;公众人物无须类型化,官员与公众人物是并列的两个概念,不存在非自愿的公众人物;我国应当建立限制公众人物名誉权的实质恶意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