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49篇
中国政治   27篇
政治理论   2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另一种势利     
最近从同一份报纸看到两则消息,觉得其称呼很有意思。一则是写一个退休的官员的,该官员退位 之后潜心学画,终成大器,报纸称他为“赵老”;一则是写一个60 多岁的老农民的,这位老人40 年如一 日坚持栽树,绿化了好几座山头,报纸叫他“王老汉”。 对同样年龄的人使用不同敬辞的做法,在我们的媒体和口头语言中非常普遍。比如我们一般叫年高 的官员、学者、艺术家、科学家为“×老”,一旦人物的身份变成一般干部、教师、工人,即使年纪再大, 我们也只叫他“老×”,如果这个老人是修理地球的农民,那么我们一般的称呼则是“…  相似文献   
82.
人多力量小     
看过一幅漫画,画面上一蒙面歹徒持刀威胁三个身强力壮的男子,让他们交出钱来。三个男子乖乖地掏出了身上所有的钱,把口袋翻转,以示自己没有欺骗歹徒,还高举着双手表示认输。漫画题为《人多力量小》,真是妙绝。 生活中几个人甚至几十人、上百人面对歹徒的肆意作恶而忍气吞声的事实在太多太多,有的甚至比这幅漫画描写的更令人气愤。而且,只要留心一下,我  相似文献   
83.
生命的赋税     
古希腊寓言作家伊索是个奴隶。一天伊索的主人要去浴室洗澡,让他去公共浴室看看人多不多。伊索来到浴室门口,他发现往浴室里走的人多得像蚂蚁一样,刚要回去告诉主人,发现好多浴客被浴室门口的石头绊倒了。然而,这些被绊的人却只是将那个放石头的人咒骂一句,然后爬起身走开,没有动手将石头移走。  相似文献   
84.
地上是一块由某床上用品公司提供的质地洁白的棉布,三位几乎全裸的女模特脸上画着我们常见的京剧脸谱,棉布和模特儿身上到处是毫无规则的五颜六色的涂料和标点符号,裸体女人一遍遍敲着木鱼,还有一个刚喝完咖啡、吃完汉堡包的大男人把一口茶喷在白布上。是儿童的恶作剧?是神经错乱者一时的胡闹?不,这是一位叫舒勇的行为艺术家在深圳高交会展馆第78届中国针棉织品交易会某展厅的一次“新载体绘画”表演。舒勇声称他的目的是要实现“艺术与商业的结合”。中国这一类极其弱智的“行为艺术”似乎还有不少:有赤身裸体涂上蜂蜜端坐于肮脏的…  相似文献   
85.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是某大公司要招聘一个职员,报名的人挺多,公司通知初试八围的人第二天参加面试。可是,到了公司,保安告诉他们:公司不招人。有一个年轻人谎称是公司经理的亲戚,找他有急事,保安放进了他。到了大厅,他发现电梯坏了,其他那些通过各种途径混了进来的人,都在死死地等着电梯修复,惟独他通过旁边的楼梯走到了15层,公司立即决定聘用这个年轻人。年轻人后来才知道, “保安”、“电梯”都是公司故意安排的。有人说年轻人赢就赢在他的勇气。对那位年轻人通过撒谎混进大厅的所谓“勇气”,我实在不敢恭维,因为它建立在对既有行为规范的破坏上。为人真诚、做事光明磊落、讲究基本的游戏规则应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底线,一个人在原则问题上犯错误,哪怕他其余的优点再突出,我们也有理由怀疑他的品行。但是,我们更应该谴责的是那家出此怪招的公司,说好第二天面试,却要安排保安说公司不招人,找工作的人要参加应聘就不得不说假话,这样的做法不是“逼良为娼”吗?靠这种肝谓的考验招聘来的人才,纵使在头脑上有可称道之处,但谁能保证他们的心灵不带病?他现在可以为了招聘说假说,以后会不会在采购材料、技术开发、产品经营、纳税等等方面说假话,给公司带来万劫不  相似文献   
86.
正小时候,母亲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户人家生了四个女儿,她们个个如花似玉,又有才学,做事也能干,只是因为口吃,一直到了婚龄,都未能找到合适的婆家。某日,媒人给她家介绍了一个小伙子,而且事先跟两家讲定:看中哪个就牵着哪个走。那时的婚姻都是包办的,过了这一关,事情就定了。做妈妈的自是激动不已,事先告诉女儿:今晚相  相似文献   
87.
以义为利     
正人只要活在这个世上,就会面临利与义的选择。利者,利益也,它更多的是指物质利益。生活在尘世,既然做不到完全舍弃饮食男女,产生一定的逐利冲动也符合人性。义者,温暖他人的举动也,比如拯人干饥渴、救人于水火,它与一个人内心的真诚、善良和利他意识有关,应该是一种更高级的人性。这个世界上永远有使人心生敬仰的人。肃亲王善耆想请人为吴可读画一幅像,有人向他推荐了画家陈半丁。肃亲王非常欣赏陈半丁的才华,劝他入部为官。此事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最后未成,却使陈半丁非常感动。1922年,肃亲王在旅顺病故,  相似文献   
88.
近年来,社会上颇流行"第一课"之说,它们方向大体一致,那就是讲究修身。学生的开学"第一课"学的都是最基本的东西,比如明礼、诚信、正直、宽容、真诚、奉献等等。以这个角度来看古代贤官的"为政第一课",可以发现,除这些内容之外,还得加上最关键的一点:悯民之心。  相似文献   
89.
退场意识     
<正>人都想有点作为,获得认可。如果我们将社会比作一个"场"的话,这其实就是一种"进场意识"。人有"进场意识"当然好,不过,某些时候我们也得有"退场意识"。比如你是领导、企业家、科学家或文艺家,在盛年岁月里看过繁花、登过高峰、指点过江山、漫话过沧桑,但这些身份都不是终身标签,总有一天需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再比如你培养大了好几个子女,自以为养儿育女经验极其丰富、思路天下无敌,但后来子女做  相似文献   
90.
游宇明 《党政论坛》2013,(20):43-43
明末宦官魏忠贤在明熹宗时权倾朝野,先后有八十多名大臣集结在他的门下,形成了臭名昭著的“阉党”。魏忠贤最得势的时候,每逢生日,魏党和外地官员都会送上厚礼,魏忠贤自称“九干岁”,这些人就跟着高呼“九千岁”、“九千九百岁”。同时魏忠贤的党羽还在全国各地为其大造生祠,有的甚至建在国子监旁边,与孔子并列接受祭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