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32篇
中国共产党   100篇
中国政治   72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在这个市场经济发达的县级市的党政机关内,已经形成了一种简明、合作的人际关系,很少有拉帮结派、明争暗斗,因为更多的人已经把从政当成了一种需要恪尽职守的职业。  相似文献   
43.
俞孔坚是浙江金华人,1963年出生,199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主攻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199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创建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和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兼任国内多所大学教授。他1993—1995年任哈佛大学Teaching Fellow GISSepcialist,1995—1997年任职  相似文献   
44.
去年9月22日下午,哈尔滨市呼兰区司法局石人镇司法所所长谭宁同志正在整理卷宗,突然七八个农民推门而入,“我们的打工钱要不回来,你们管法律的管不管,不管我们就直接到省里去上访,再不行就进京……”,他们当中的一个农民莫名其妙的开场白让谭所长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多年的调解经验告诉他,这不是一件普通的纠纷。“别着急,先坐下,有事慢慢说,我们这里就是维护你们合法权益的”,谭所长连忙站起身来,一边说着一边给每个人都倒了一杯水。几句真挚的话语,几个简单的动作,让几个农民为自己刚进屋时的莽撞感到了一丝愧疚。他们平静下来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相似文献   
45.
四十多年来,劳动教养这个在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用于解决一些特定人员劳动就业问题的行政强制措施。在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在我国政治、经济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劳动教养这一强制措施也逐步演变成为一种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处罚种类和与对罪犯进行强制劳动改造而相提并论的法律制裁,在其演变过程中,有关劳动教养问题的规范性文件不断出台,并出现了相互冲突和与法律相抵触的现象,致使劳动教养在执行中存在着种种矛盾与弊端。本文试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6.
乡镇企业人才开发的困惑与机遇戴世民,梅广明拥有8亿人口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仅占6.7%,其中76%还集中在县以上城市。这种人才分布极不合理现象使得广大农村乡镇企业人才严重匮乏,直接制约着乡镇企业的发展。据统计资料表明:1993年底,我们海安县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47.
一、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对待民族地区的绝对贫困问题尽快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政治问题,这已成为全党的共识。就民族地区而言,解决温饱问题的政治性更强。第一,经过十多年持久不懈的努力,我国和我区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历史性成就,但仍有相当数量的人口尚未彻底脱贫,其中大多数分布在民族地区,而且少数民族人口占了相当比例。总体上看农村牧区的绝对贫困人口被量不多而且仍在减少,而他们能否如期脱贫却政治影响很大。第二,国际上反动势力分裂我国之心不死,而且把实现其阴谋的重点放在…  相似文献   
48.
电视剧《大法官》中,有一个贪官——原春江市市委书记孙志,在忏悔中讲到犯罪原因时说:随着自己的官越当越大,“你不找钱钱找你,变着法儿找你”。此话听来,很值得深思。 “你不找钱钱找你”,这确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现象。如今社会上有一种很不好的风气,谁想办一件  相似文献   
49.
50.
<正>"书生气"常用来评价某些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看问题、做事情拘泥于教条、书本,有些不切实际。书生气的评价尺度并不很精确,有时人们看法还不统一,但有一点倒很一致,被戴上这顶帽子的都是读过点书的人。宋朝诗人范成大有句诗:"洗净书生气味酸",这是读书人自己承认"酸味",但古往今来专门给读书人来个"书生气"的贬义性说法,是否也反映出不读书、读书少的人羡慕嫉妒恨,有点酸味呢?书生气用来批评人,一般还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