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9篇
法律   60篇
中国政治   6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正>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现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我们认为,此次修改刑事诉讼法,在指导思想上应当有利于追究犯罪与保障人权;有利于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益。应当从中国国情出发,总结15年来刑事诉讼法实施的经验教训,切实解决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还应当注意借鉴外国的有益经验,使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与世界各国适当地接轨。 一、管辖问题  相似文献   
22.
论刑事辩护制度之理论基础(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刑事辩护制度是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制度。无罪推定原则、程序主体性理论和对立统一规律共同构成了这一制度的理论基础。无罪推定原则是各国普遍奉行的刑事诉讼原则,这一原则在现代刑事诉讼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在司法和立法实际及法学理论上,实际上已经确立了这一原则。程序主体性理论强调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与控诉机关、审判机关拥有同等的程序主体地位,旨在保护被追诉的人所应享有的诉讼权利,如辩护权,这一理论在我国法律中也得到了体现。对立统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规律之一,在刑事诉讼中,控诉与辩护是对立的两个方面,处于一个矛盾统一体之中,刑事辩护制度的设置将刑事诉讼中的矛盾制度化,有利于冲突的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23.
刑事辩护制度之诉讼价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熊秋红 《法学研究》1997,(6):117-130
刑事辩护制度之诉讼价值分析熊秋红刑事辩护制度在刑事诉讼中具有怎样的功能、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这是我们对刑事辩护制度进行理论研究时不可回避的问题。对刑事辩护制度诉讼价值的正确认识,有助于这一制度在立法上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在司法实践中得到正确有效的执行...  相似文献   
24.
新中国律师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新中国律师制度的发展历程作了回顾与展望。作者认为,我国律师制度改革所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为对律师性质的重新界定、律师资格授予制度的改革、律师执业机构模式的转换、律师业务领域的扩大、对律师权利和义务的规范、律师管理体制的改革、法律援助制度的初建等,我国未来的律师制度将在律师队伍建设、律师业务领域拓展、律师事务所内部运行机制及律师管理体制完善市面获得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5.
司法公正是任何国家司法制度所追求的目标.近几年来,在我国要求司法公正的呼声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而持久的回应.作为保障司法公正的举措之一,法院系统着力对法律已规定的审判公开原则予以落实,以强化公民对司法活动的监督作用.公民对司法活动的监督是以外力医治司法腐败、促进司法权公正行使的重要途径.但是,公民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否则,这种监督可能成为公民对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的不当干涉.在本文中,笔者拟对公民监督司法活动的前提、方式等问题展开探讨,以期对我国司法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6.
准确推进改革,在程度、方向、速度上都有精细的要求。改革如同在未知的道路上驾车,既要把握好方向盘,又要操控好油门和刹车,并且使三者有机联动。改革要避免急躁。一是起步时不要抢跑,听从中央的统一号令。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相互牵扯,全面深化改革就很难推进下去,即使勉强推进,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27.
互联网法院的设立是司法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它试图以互联网为基础构建一种新的在线审判模式,优化甚至重塑网络场景下的诉讼程序和司法规则,以便更好地实现司法正义。它具有方便当事人诉讼、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有助于规范互联网交易行为、有助于提高涉网案件的审判质量、有助于完善涉网案件的司法规则等优势。  相似文献   
28.
一个秋阳灿烂的下午 ,笔者受《环球法律评论》编辑部之托 ,拜访了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界的前辈学者———陈光中教授。陈先生年逾七旬 ,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近半个世纪。他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刑法室主任、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中国政法大学常务副校长、校长等职。作为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界的学术带头人 ,他主持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 ,为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如今 ,他仍精神抖擞地活跃在为国家法制建设献计献策的舞台上。我对陈先生的专访 ,在他那略显狭窄和凌乱的书房中…  相似文献   
29.
实践中,有时会出现上级检察机关二次或二次以上指定不同地方的检察机关先后起诉同一起案件,而上级检察机关的指定管辖不被法院或律师认可。对于这些情形该如何处理,存在较大的分歧。上级检察机关是否有权指定管辖?检察机关与法院对于指定管辖发生冲突如何解决?本刊结合典型案例,特邀专家、学者就指定管辖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0.
检察理论期刊在推动交流工作经验,加强理论研究和实务探索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研讨检察理论期刊的办刊宗旨,交流办刊经验,展望未来发展,本刊于6月3日召开了机遇、挑战与未来——检察理论期刊发展研讨会。时值《人民检察》创刊55周年暨出版600期,来自检察实务部门的代表、知名法学理论期刊代表等30余人参加了会议。现摘要刊发部分与会者的发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