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法律   7篇
中国政治   2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行政许可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那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如何做好涉及临时性许可的政府规章上升为地方性法规的工作?对此,笔者有两点看法:一、正确理解《行政许可法》的立法原意《行政许可法》遵循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现代理念,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省级政府规章之间(即中央与地方、人大与政府之间)的行政许可设定权限作出了专门规定。其中,关于省级政府规章的许可设定权限,一方面考虑到立法的初衷就是要解决行政审…  相似文献   
22.
2006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判决某酒楼加收开瓶费100元的做法,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属于不当得利,应予返还。这一事件在社会公众中引起热议,众说纷纭。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发生过多起类似事件。除去海淀区法院的判决外,2005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工商局、消费者协会曾发布消费警示:餐馆无权谢绝消费者自带酒水,乌市广大消费者可大胆地向“谢绝自带酒水”的餐馆说不。但同时,也发生过结果截然相反、以消费者败诉为结局的事件。如:(1)同是海淀区法院,2004年9月就“消费者诉电影院禁止外带饮料侵权”案,认为任何一个商业服务者享有根据自身经营特点、行业惯例而制定经营规则与管理秩序的权利,只要该规则与秩序不违反法律。  相似文献   
23.
试论行政不作为责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给付行政的多元化及复杂化,加之广大人民的权利意识愈来愈高涨,人民需要从国家那里获得生存、给养之需求,对国家更具有依赖性。对行政法领域中的行政不作为问题的探讨,显得更为重要。一、行政不作为概念的发展行政不作为责任的概念源于给付行政。因为给付行政时代,国家负有责任,以积极的态度具体提供各种给付,以解决公民的生活需求,即保障公共福祉。这种给付是一种法律责任而不仅是道义责任。如行政机关有不作为之情形,人民可依法请求其作为或追究其不作为之责任。给付行政一词,始为德国E.Forsthoff所用,认为…  相似文献   
2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行政诉讼旧有的审理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的行政诉讼学者和行政审判人员已经看到了现有模式的不足,强烈地呼吁对之进行改革,从国内外民事和刑事诉讼的有益经验中汲取养分,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确保在行政诉讼案件审理中,既迅速解决纠纷、消除不安定因素,又保证诉讼参加人的实体和程序权利不被侵犯。一、现有行政审判方式改革的误区全国法院行政审判系统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行政案件开庭审理程序,提出了庭审方式的改革问题,即强调当庭质证、当庭认证、当庭判决的一步到庭的审判方式,…  相似文献   
25.
论课以义务诉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以义务诉讼 ,也就是我国的履行诉讼 ,其本质是给付性质的诉讼。该类诉讼的特殊程序合法要件是行政机关无充分理由在法定期间内没有做出任何实体决定。审理该类诉讼遵循从新兼从优原则 ,并且例外地适用从旧原则。判决该类诉讼必须贯彻司法权尊重行政权的原则 ,同时注意对公民权益提供积极的、直接的保障  相似文献   
26.
中共十七大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高度,作出了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战略部署。今年1月,新一届刚产生的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对于今后如何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改进立法工作做了高屋建瓴、富有远见、清晰明确的部署安排,包括立法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相似文献   
27.
我国现行法律对行政不作为的地位缺乏明确、统一的规定,《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仅在有关条文中规定了某些行政不作为的具体表现形态。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第27、56条.则首次将行政不作为以专门的法律术语形式予以规定。对行政不作为概念和性质的正确掌握,是探讨救济理论的共识性基础。  相似文献   
28.
正确认识年检行为的法律属性,关系到当前的清理行政许可事项工作,也关系到今后涉及年检行为的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29.
“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是党的十六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立法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近年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多种有效方式和途径,加强地方立法工作,提高地方立法质量,下面两点做法就是这种新探索的鲜活体现。一、注重在地方立法工作中加强人大与法院之间的沟通协调目前,北京市在地方立法工作中,人大与政府有关部门联系比较多,而与法院、检察院、政协等单位联系比较少。一项法律的自然过程包括立法、执法、司法三个阶段。地方立法的质量究竟如何,最终要通过司法适用得以判断。因此,加强人大与法院在立法阶段的沟通协调,是提高…  相似文献   
30.
熊菁华 《北京观察》2003,(11):42-44
目前,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中,采取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实施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这些措施中,除了被废止的收容遣送、收容审查制度外,还包括劳动教养、收容教养、收容安置抚养、行政拘留以及逮捕、拘传、拘留等刑事强制措施。在此,笔者仅对争议较多的劳动教养、收容教养、收容安置抚养等制度加以评析,试图揭示其中不适合法治新要求、不够完善之处,并提出修改建议。劳动教养制度的评析和修改建议劳动教养制度建立于1956年。有关劳动教养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的决议(1957年)和《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补充决定》的决议(1979年)以及公安部《劳动教养试行办法》(1982年)。劳动教养是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