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布什执政4年,几乎搞砸了美国与世界上主要大国的关系,而中美关系是少数幸存者之一,因此布什政府希望能保留这个“重要政绩”,减少民主党的攻击借口。  相似文献   
52.
中美关系:依赖性与脆弱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冷战结束后的20年里,中美关系从"安全主导"型转化为"复合依赖"型.当前中美利益冲突被分门别类地通过正常渠道解决,而不再动辄触及整个关系的根基.同时,受两国实力地位变化的影响,中美两国的利益偏好都在发生变化,中美关系又展现出脆弱性的一面.今后几十年,中美关系的脆弱性若能得到有效控制,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中国和平崛起的成功.  相似文献   
53.
美台关系的历史表明,美国对华战略定位、对台湾的意识形态认同以及台海局势这三大因素左右着美国对台政策的长远趋势。综合分析这三大因素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变化,其基本趋势对中国大陆有利,因而美对台政策变化可能朝着有利于中国大陆的方向发展。但是,这种变化的具体细节、节奏则受更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10月 2 0日 ,布什在曼谷表示美国可以给予朝鲜某种形式的“书面安全保证” ,以推动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 10月 2 3日 ,伊拉克战后重建国际援助会议在马德里召开 ,美国同意出让对伊拉克的部分控制权 ,换取国际社会加入伊拉克战后重建。这两件事显示布什外交开始转向 ,由强硬外交转向重视协调外交。这种转向既是客观形势使然 ,也是美国国内对布什外交反思的结果 ,两者可谓相辅相成。伊战后 ,围绕伊重建问题 ,美政府内部“保守的现实主义”与新保守主义之间的联盟首先出现裂痕 ,“温和的现实主义”影响上升。共和党在对外政策上大致可分为三派 …  相似文献   
55.
正西方民主政治经验既有用也没用,关键看怎么用,用好了是良药,用坏了是毒药。2011年中东北非发生的政治动荡,曾被西方媒体称为"阿拉伯之春",埃及、突尼斯、利比亚都曾快速落实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目前,埃及已经重新回到军事专制时代,突尼斯处在政治大动荡的前夜,利比亚陷入地方武装、部落割据之中。"阿拉伯之春"峰回路转的曲折历程再度引起人们对西方意识形态的大讨论,其实"阿拉伯之春"本身并不能证明西方意识形态的优劣,只能说明阿拉伯人民、政党、政府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阿拉伯之春"的大起大落:民主的贵重品、易碎品特征  相似文献   
56.
金融危机、民粹主义和新冠疫情三次危机暴露出自由国际制度的内在缺陷,大国竞争动摇了国际权力格局,后冷战时期的国际旧秩序风雨飘摇,国际新秩序难觅踪影。制度、权力和国家共同影响国际新秩序的走向,三大变量均有多种可能性,前景扑朔迷离。新旧秩序转换往往需要数十年时间,过渡期是最动荡、混乱的,重大事件能加速或测试秩序变化,新冠疫情就是这样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57.
美国时间1月23日,布什向国会发表了一年一度的国情咨文演说,规划自己任期最后两年的施政蓝图。总体而言,此次的国情咨文在内政方面着墨较多,外交领域的重点则是伊拉克问题。这篇国情咨文的措辞和内容折射出布什当局面临的内忧外患,也预示着布什未来两年很难有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58.
8月1-2日,中美举行了战略对话。这实际上是中美之间首次机制化的战略对话。中美双方商定,这样的对话今后将轮流在对方首都举行,每年两次。中美双方就各自重大国家利益和战略关切首次举行全面、机制性的高层对话,意义不可低估,因此成为举世瞩目的大事。舆论在关注这次战略对话本身的同时,更希望充分了解战略对话的缘由如何、为什么要搞战略对话、如何评估首次战略对话的成果、战略对话对双边关系有什么影响等问题。为此,本刊编辑部特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的专家学者就此进行对谈,以期能够有益于相关研究、有助于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59.
6月29日,美国国务卿赖斯开始访华,这是她亚洲三国行的最后一站。赖斯此行选择日、韩、中三国,重点在朝核问题。6月26日,鉴于朝鲜同意近期内全面申报核计划,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和敌国贸易法中除名,种种迹象显示朝核问题有可能迈出实质性一步。值得注意的是,赖斯前往北京讨论朝核问题前,先访问中国地震灾区四川,表达美国人民的慰问和同情。这个小小的插曲给  相似文献   
60.
一、影响美对台政策的三大主要因素 从美台关系的历史演变看,影响美台关系的因素纷繁复杂,从国际格局、双边关系到美中双方的国内政治及台岛内政治,甚至任何一方的领导人变更,都会对美台关系产生影响。分析1949年以来的美对台政策可以看出,美对中国大陆的战略定位、对台湾的意识形态认同、台海局势这三大因素左右着美对台政策的大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