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私营经济,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一个分水岭。它对中国私营经济的发展吹响了新的号角,从而使中国私营经济的发展迎来了一个繁荣的春天。尤为关键的是,南方谈话对促进中国私营经济的长足发展和深度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10年后的今天,当私营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支撑着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时,当私营业主以百倍的信心和宽广的眼界开始瞄准国际市场时,我们又一次感受到南方谈话对中国私营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一、南方谈话为私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路线上、方…  相似文献   
32.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既保证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又充分发挥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和其他方面的职能作用。”我们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变化,随着党的执政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在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同时,积极创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领导水平,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体制,为  相似文献   
33.
"两票制"、"一肩挑"和"一制三化"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两委"关系最基本的三个常量是复杂的人际关系,"两委"性质、职能、运行机制的不同和权限范围划分不清以及"两委"权力来源不同。解决"两委"冲突的"两票制"、"一肩挑"和"一制三化"三种实践模式它们本质内涵在于将人民直选的一些原则和做法引入到村级党组织建设中,保证了村民对村级党组织的选举有了直接的影响力。因此,应进一步保证村民对村级党组织有直接的选举权和监督权,这是村级党组织不脱离群众的根本要求,也是协调"两委"关系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34.
“求真务实”精神是着眼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党的工作作风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四求四务”是党的新的领导集体赋予求真务实精神以时代内容,它们之间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弘扬和贯彻求真务实的精神,要切实加强思想教育,抓好工作落实,健全各项制度,培养德才兼备的干部以及弘扬求真务实之“勇”,讲究求真务实之“法”。  相似文献   
35.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放眼全球,风云变幻。如果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仍然处于低潮,那么,改革开放以来,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则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是什么推动了中华民族越来越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归结起来就是:“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36.
"一五"计划是新中国大规模、有计划地进行工业化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开始。对"一五"计划的编制工作进行系统性考察,探讨"一五"计划编制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3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百年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一个崭新的人民共和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却遭到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歧视、敌对、包围和挑衅。面对国内外各种严峻的形势,中国共产党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相似文献   
38.
我国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存在若干问题,职代会性质和目标定位不清晰,职权界定宽泛不一,职代会自身日常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不足,职工代表的构成、权利以及素质等亟待加强。为此,应积极寻求理论创新,为职代会民主自治建设奠定新的理论基础:加强以职代会为主要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健全职代会目常民主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9.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伴随着这一理论在当时苏联党内引起的争论,国内外学者对这一命题的研究日益增多.苏东剧变以后,随着我国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入,我国学术界对"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日益深化.无论是材料的挖掘还是立意的突破,近十年国内学术界对这一理论的研究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