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改革开放以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研究观点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员民主权利的内涵、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必要性、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与党内民主的关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途径是学术界重占、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使主体意识作为现实问题凸显。从马克思关于人的“类特性”的观点来看,意识性是人的自由自觉类特性的关键,是人成为主体的根本原因。主体意识就是指人对自身作为对象性活动主体的本质、地位和价值的自觉认识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及自身的实践理念。它实质上是人全面占有自己本质,实现自由发展的能力。在现实社会生活实践中主体意识既表现为人的一种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又表现为对物包括自身、生产力、社会关系自由自觉支配的能力和行为。人类能够运用自然资源的方式、途径越多,就越能在生命活动方面呈现出自由,生命过程就越得到优化,其主体意识就越充分。主体意识的发展不仅是一个客观历史过程,更是一个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不可或缺的特点就在于把主体意识的发展与实现过程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自发状态调整为自觉状态,从社会整体利益完善与运用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3.
经典社会主义理论的主体意识视角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保彦 《湖湘论坛》2011,24(1):33-36
在一定意义上,经典社会主义理论可以说是第一个真实的、科学的反映和引领劳动者的主体意识的理论形态。其出发点与归宿是人类解放,其论证理想社会的潜在线索是个体本位。在前所未有的关切个人、关注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借助经典社会主义理论的主体意识视角,探讨我国社会主义的具体实现模式,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天津加强社区管理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保彦 《求知》2012,(7):31-33
继工业化之后,城市化目前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强大动力。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农村社区。农村社区是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也是加强社会管理的基础环节。天津以"三改一化"(即农改非、村改居、集体经济改股份制经济和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趋势和最新动态,本文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起点、分期研究方面的主要分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规律与启示研究等问题,对2009年以来学术成果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归纳。  相似文献   
16.
斯大林的人民群众观主要包括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批评等方面。斯大林依靠人民群众把苏联建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领导苏联人民打败了德国法西斯,维护和实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斯大林的人民群众观与实践有某些脱节,在他领导下发生的肃反、清洗损害了某些群众的利益,出现的特权和官僚主义等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我们既要反对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又要从斯大林的人民群众观及其实践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保彦 《党课》2007,(10):24-32
教学对象: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帮助学员认识到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了解党性修养的原则、内容和途径,提高党员党性修养的自觉性,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实践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教学提示: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引用教学参考之内容;  相似文献   
18.
王保彦 《求知》2009,(8):25-26
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基层组织在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方面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为进一步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这里,我们把它概括为五个新渠道。  相似文献   
19.
主体意识是人类主体地位的重要标识,是人全面占有自己本质的能力。主体意识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并与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相契合。东西方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造就了色彩纷呈的主体意识状况与思路。我国主体意识问题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凸显的。应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运用社会管理职能,融合中西先进文化,以较小的成本解决主体意识困境,为人的自由发展创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一、根本:找准基点,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共产党组织是人民群众实现自身解放和幸福的工具.党应当是解决党群矛盾的主动方.要在成就群众的同时成就自己.1956年9月19日,邓小平在党的八大上提出:"同资产阶级的政党相反,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做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历史时期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这就是说,党没有超乎人民群众之上的权力、党没有向人民群众实行恩惠、包办、强迫命令的权力,没有在人民群众头上称王称霸的权利.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能因为事业的伟大而忘记自己工具的地位.只有党员干部对此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才能真正摆正自己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投身于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