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我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面临的矛盾及化解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现阶段我国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但当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面临四对突出矛盾。因此,应将转变发展理念和强化顶层设计、构建新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体系、深化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突破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重难点、探索生态文明融入路径和协同推进城乡土地综合整治,作为化解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矛盾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30年,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解放思想实现伟大觉醒的30年.3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继往开来不断地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改革开放30年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路标.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以公平与效率为视角,论述并分析了我国公共政策选择过程中,主体选择的工具理性偏好,及其造成的严重社会后果,指出公共政策选择应该做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和谐统合,呼唤价值理性在公共政策中的复归。  相似文献   
24.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的农民主体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厘清"谁来振兴乡村"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起点。作为具有主体性的农民,身心双重在场是发挥其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必要条件。然而,小农分散性、乡村失序性、农民受动性的状态引致农民主体能力、认同、权利的弱化,消解了农民的主体意蕴,给乡村振兴带来了一定的困境。不过,农村已有实践、农村发展成就以及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为激发农民主体性提供了经验借鉴、现实支撑和组织保障。为此,新时代必须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构综合自治组织、推动制度创新,以"把方向—提能力—强认同—添动力"格局重塑农民主体性,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5.
要对各地区农业现代化模式进行科学选择,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现代化测评体系和方法。通过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看出,中国东北地区从1978年进入农业现代化"起点阶段",到2007年进入"初步实现阶段",整整花了近30年时间,并且在农业生产投入条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与东部差距较大。今后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的总体思路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促进粮食生产现代化;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创建高效的粮食物流体系;充分发挥农垦经济产业化、规模化的优势,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26.
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敏 《理论视野》2011,(11):32-35
尽管我国近几年粮食连年丰收,但潜在的危机依然存在,粮食安全面临许多困境。突出地表现在区域利益不协调、粮食比较利益低、耕地保有量不断减少、工业化、城镇化对粮食需求的不断攀升、农业基础设施严重落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物能源"的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等七个方面,为此作者提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突破困境的九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当代蕴含是指这个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语境中所蕴藏的某种意指性内容,是文字背后隐含的需要被解读出来的意涵.其当代蕴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含了新时期中国民族主体性的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含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独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含了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紧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