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2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王新红 《河北法学》2006,24(11):83-87
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过于狭窄,不能满足经济法司法实施的需要,必须扩展.扩展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诉讼标的应扩展到内部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非政府的公共管理行为;原告应扩展到授益行政中的利益相关者、潜在的利益受损者乃至公益代表;被告应扩展到非政府的公共管理者.  相似文献   
32.
关于股份合作制企业是否新事物、是否为独立的企业形态、是否有光明的发展前景的争论由来已久 ,并仍在继续。我们没有必要做“算命先生”去对股份合作制企业前途和命运进行预言 ,市场选择终会给出答案。面对实践中股份合作制企业运作的无序状态 ,法律的使命是为其提供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33.
2011年1月10日,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笔者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程度、劳动者权益保护程度、环境保护程度是评价主政一方的省、市、县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干部贯彻执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情况的三块“试金石”。  相似文献   
34.
建设优秀儒家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内容维度、表达维度和接受维度展开,并保持三者的辩证统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视阈中,在内容维度要使对优秀儒家文化内蕴的诠释常态化,在表达维度要使优秀儒家文化形成“仁爱”“富裕…‘公正”“中庸“和谐”的核心范畴,在接受维度要使形式载体系统化和多样化。  相似文献   
35.
建设优秀儒家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内容维度、表达维度和接受维度展开并保持三者的辩证统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视域中,在内容维度要使对优秀儒家文化内蕴的诠释常态化,在表达维度要使优秀儒家文化形成"仁爱"、"富裕"、"公正"、"中庸"、"和谐"的核心范畴,在接受维度要使形式载体系统化和多样化。  相似文献   
36.
关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几个问题──兼与王青方同志商榷王新红,尹青松,王申义《法学评论》1995年第4期发表了王青方同志《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诉方式之我见》(以下简称"王文")一文,读后受益匪浅,但对王文中的某些观点,笔者却不敢苟同。为此本文特就无独...  相似文献   
37.
我国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存在构造缺陷。无论是股东监事,还是职工监事,都难以保持独立性和充分发挥监督职能,需要引入独立监事以改造监事会。独立监事制度以权利的独立与制衡为理论基础,其制度构建从根本上保证监事会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有利于完善监事会的监督机制、有利于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有利于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加强股份有限公司的监督,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独立监事制度能够在其中发挥相当的作用,但如将全部希望寄托于它的身上,是不现实的。  相似文献   
38.
最近,漆多俊先生的《经济法基础理论》(修订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的第一版是1993年出版的.在第一版中,漆先生独到地提出,经济法是国家调节管理经济之法,并以此为基础,论述了经济法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创立了其特有的经济法学科理论体系,动摇了曾在我国经济法学界盛行10余年的大经济法观点的主导地位,被广大学者所赞同和接受.该书第一版在出版后不到两年时间里,被多次重印,在出版社准备再次重印时,漆先生作了修订.  相似文献   
39.
自党的十四大提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法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长期以来人们争论不休的经济法的调整对象问题以及与民法的边界问题变得明朗化了: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经济法调整国家经济管理关系。有人形象地说:民法是“市场之手”有  相似文献   
40.
公共部门,是指处理社会各种公共事务,提供各种公共物品的部门。公共部门具有公共性,权成性、稳定性、合法性等特征。公共部门的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共部门的先天不足:缺乏竞争性压力导致提供公共物品的低效率、没有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而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收益较低、缺乏监督体系所导致的官僚主义等等。为克服公共部门的先天不足,众多学者曾提出多种方法来改革公共部门,其中用企业家精神来改革公共部门的理念影响较大。企业家精神所提出的改革公共部门的创新性原则,诸如把竞争机制引入到公共服务中去、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拨款、满足顾客需要,而不是官僚政治的需要等等。这些企业家精神所提出的原则不仅为克服公共部门的先天不足提供了借鉴,同时也为整个公共管理和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具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