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管执法工作的全面推行和快速发展,城管执法与普通百姓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但目前我国城管执法中存在诸多问题,并日益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一个不可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阻碍。从重塑城管行政执法队伍的形象人手,加强对城管执法问题的研究,对推动我国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推进政府综合执法机构的改革,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2.
行政检察监督的对象主要是行政权,而不是司法审判权。但目前的行政诉讼法以及相关的法律对行政检察监督的定位不明确、不准确,没有发挥行政检察监督应有的作用与功能。应通过对行政诉讼法和相关法律的修改,明确赋予检察机关对立案的检察监督权,赋予检察机关行政公益诉讼权,完善对被告胜诉的生效裁判进行抗诉的监督机制,赋予检察机关对行政案件执行的检察监督权。  相似文献   
63.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较大,一直是经济犯罪领域重点惩治的对象。目前,打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存在犯罪类型有争议、认定具有造成国家税收损失危险有困难、犯罪线索发现难侦破难、证据认定难度大等难点,需以危险犯为基础进行综合认定本罪,准确判断虚开行为的风险外溢,精准利用信息化技术发现案件线索,有效收集与分析虚开行为的证据。建议通过深度参与社会治理、健全行刑衔接机制、加强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来有效遏制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保障国家税收管理秩序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4.
新《行政处罚法》中“首违不罚”的出台为多年地方实践提供了合法依据,体现了人本执法理念,促进了价值理性回归,起到了平衡社会宏观法益的作用,但也因立法本身的抽象性、统领性,使得“首违不罚”未能解决具体法益衡平、危害性评价缺失等问题,探索具体适用条件的任务仍旧落在地方上。这使得“首违不罚”制度在纵向衔接、横向关联上都亟待更明确、更科学的规范指示与适用技巧,而这可以通过排除特定情形适用及提供第三方调节机制、构建危害性评价制度、统一立法权限、厘清要素边界等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65.
在监督机关没有很多精力、时间进行事先主动审查的情况下,应赋予普通公民对法律文件审查的启动权。在公民启动对法律文件的制度构建方面,提出了四项建议。  相似文献   
66.
《监督法》以具体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对政府的质询制度,是我国对政府质询制度规定得最完善的一部法律,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即质询主体规定上的不足;质询对象确定上的不足;质询方式的不足;质询程序中的不足以及法律责任上的缺失等。针对《监督法》关于政府质询制度方面的缺陷,需要从整体上对政府质询程序制度作一重新设计与构建,即从提出质询案、登记质询案、答复质询案和明确质询后进一步处理的法律责任诸方面进行设计与构建。  相似文献   
67.
在完善我国行政诉权的保护时,必须考虑WTO对诉权的要求及我国的入世承诺,考虑诉权放宽与行政效率两种价值的平衡,从我国法律现有的规定出发,力求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68.
为使行政自由裁量权得到有效规范,可借鉴西方国家的判例制度,赋予我国一定级别的行政机关发布具有典型意义的行政指导案例,对法无明文规定、规定不明,或规定较大裁量幅度,或具体行政行为易产生差异的领域,省级或以上的行政机关有权发布具有指导性质的行政案例,并赋予行政指导案例相应的法律效力,其他行政机关在处理类似情形时,应比照行政指导案例进行执法。这有利于统一执法标准,规范裁量权的行使,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和水平,做到同案同处理,以实现法律的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69.
公民法律解释的动议权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性权利,赋予公民此项权利有利于扩大公民民主参与性,有利于为公民权利提供另一种新的救济手段,也有利于法律的进一步完善。但现行法律中缺乏对该权利的具体规定,应在《立法法》及相关的法律中明确赋予公民法律解释的动议权,并建立健全公民启动法律解释的程序规则。  相似文献   
70.
论地方联合制定行政规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地横向交流的扩大、地方间共同事务逐步增多,作为以行政区划为空间范围的地方规章已经不适应这种形势,有必要允许地方政府以制定联合规章的方式来解决跨省份的共同性事项。在解决地方间共同事务方面,地方联合规章比行政法规有更多的优势,这是由这些共同事项立法的紧迫性、特色性和试验性所决定的。为此,需要修改相关法律,对地方联合规章的制定主体、制定程序、效力等级等加以明确和规范,并使之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解决跨省份共同事项的新型立法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