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25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建设社会主义诚信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和制度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应把建设社会主义诚信文化,完善社会主义诚信体系放在重要的位置。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指出,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建设社会主义诚信文化,完善社会主义诚信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2.
王晓敏 《理论学刊》2007,(11):38-42
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作为党内选举和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探索,冲击了干部队伍的固有观念,得到县乡村各级干部的支持,受到广大农村党员和群众的欢迎。陕西省南郑县湘水镇通过公推直选,产生了陕西省第一个直选的镇党委书记。当然,其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3.
随着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给社会各方面带来的冲击也越来越深刻、明显。政府信息化不仅涉及技术,更涉及到信息社会的政治治理的变革问题。政府信息化在为政府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相应地带来许多困难和问题,对现行政府的管理体制、管理职能和管理决策方式提  相似文献   
54.
农作物种质资源作为我国重要的生物资源和战略性资源,对我国的种业振兴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方式的特殊性和经济价值,催生了对农作物种质资源产权化并赋予其相关主体法律权利的需求。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权利保护应当重视农民权益,回馈农民在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传承和利用中的贡献。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农民权益的实现路径,应当确定权利类型并分析权利属性,进而构建实现农民权益的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55.
津门     
  相似文献   
56.
正全省组织工作会议对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更好发挥党员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年来,烟台市从创新制度设计入手,探索建立"双管双责"机制,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功能,从体制机制上保证党的组织和党员与群众始终保持密切联系,取得了积极成效。创新党员管理方式,固化党员联系服务群众职责。"双管",就是突  相似文献   
57.
举证责任 ,亦称证明责任。德国著名诉讼法学家罗森贝克指出证明责任制度是“民事诉讼的脊梁”1,足见举证责任制度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民事诉讼中 ,举证责任究竟由哪一方当事人负担 ,这不仅仅是一个涉及哪一方当事人需要付出更多举证努力和诉讼代价的问题 ,而且将直接影响到当事人诉讼的成败 ,影响到当事人对我国诉讼制度的信任度以及诉讼的进程 ,甚至威胁到判决能否顺利执行等等。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民事诉讼法》及相关解释对举证责任的规定过于原则、笼统、弹性较大 ,可操作性不强 ,因而在司法实践中有很大的任意性。如关于举证…  相似文献   
58.
市场机制对劳动资源配置的作用是通过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发挥作用的,在劳动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下,同质劳动在不同产业间的报酬将趋于均等化。在中国劳动市场形成的过程中,人力资本构成对就业结构演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和粗放型经济发展之间矛盾愈演愈烈,环境侵权作为一种特殊侵权,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环境侵权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潮。虽然在当前的理论研究与立法建议中,学者们对侵权责任法的制定还有许多不同观点与分歧,然而绝大多数学者都认同应当全面规定侵权行为类型,可以说在这个层面上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因为只有类型化,才能够使侵权责任法便于理解,才能增强其可操作性。文章主要从类型化的不同标准入手,对侵权责任类型化进行分类,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类型化环境特殊侵权责任,以期为环境侵权救济的立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0.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这一重要讲话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建设起到深远的指导作用。当前,在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中,需要处理好坚持党的领导与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与权力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性与渐进性等这几对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