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58篇
中国共产党   54篇
中国政治   78篇
政治理论   23篇
综合类   6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刘振英  王燕 《世纪桥》2006,(11):10-11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性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培养“四有”公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和特征。邓小平同志说过.社会主义不仅在物质上超过资本主义,更要在文化建设、道德建设上超过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62.
家庭暴力现象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也是违法犯罪问题。警察院校开设家庭暴力干预课程具有现实意义和专业价值。从当前警察干预家庭暴力问题的现状来看,积极开设《家庭暴力干预》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3.
经济发展波浪式前进的理论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是在全面分析我国现实国情和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发展波浪式前进的思想理论。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这一思想,对于理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邓小平关于经济发展波浪式前进的理论,就其波浪式含义来说,主要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是从空间上看,我国经济发展有一个从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起来的发展过程。二是从…  相似文献   
164.
在现代社会中,民生之本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民生需求渐次提升到基于基本生存状态保障和发展权利之上的人的全面发展和民众生活质量提高阶段。而服务业作为一种满足公民生活质量高层面需求的产业,其转型是当代民生创新的重要内容。新形势下,民生创新在就业容量、公共服务、生态协同、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对服务业的转型提出了新的战略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65.
几天以来,我的心情一直不能平静,一股暖暖的感动,一抹淡淡的忧伤,一份深深的遗憾,促使我写下这些文字。2010年伊始,我在办公室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位老人从北  相似文献   
166.
中缅沿边地带历史发展呈现出的波动性和中缅藩属关系的特点,使缅甸崩龙族在历史的大部分阶段与中国王朝国家保持着比缅甸更为密切的联系。这一方面使他们很难建立起稳定的与缅甸历史的关联性和历史的认同感,另一方面,也为他们重新建构自己与缅甸的历史留出了空间。随着中缅边界的变迁,从历史和现实的需要出发,缅甸崩龙族开始逐步建构起与现代统属关系相适应的历史表述,以彰显和缅甸国家的历史联系,在缅甸的历史中找到归属感。这形成了建构崩龙族历史的背景。这种历史的建构,是其重塑国家认同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67.
王燕 《法制与社会》2010,(23):24-26
近年来,精神病人犯罪的比率不小,对其周围的人的生命和安全造成了威胁。因此本文通过对精神病人犯罪的分析,以期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8.
王燕 《中国司法》2008,(3):75-76
实施“五五”普法以来,我们紧扣理念创新、实践创新两大主题,高起点规划、高投人保障、高标准实施,使“五五”普法取得了生动、有效的良好开局。 一、深化理念创新。树立更高目标 以什么样的理念来指导、引领“五五”普法工作,使法制宣传教育在“弘扬法治精神,努力促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的伟大实践中不辱使命、全面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9.
驰名商标的正确认定是驰名商标法律保护的前提和基础。鉴于其重要性,本文主要从国际条约对驰名商标保护的规定入手,结合我国的立法现状,对驰名商标的认定标准、认定机关和方式进行了探讨,并针对现行法律规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7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时期作出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七大再一次申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并提出了"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具体方略。针对我国当前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