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当前我国法务人才紧缺、需求不断增长,作为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国内高校在法务会计人才培养上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层次参差不齐、培养方案不统一等方面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社会需求认识不足、对法务会计与相关概念及学科的关系认识不清以及对法务会计基础理论研究不到位等.由此,应当加强法务会计相关理论研究,明确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探究实用有效的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具体明确的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出真正适合社会需求的法务会计人才.  相似文献   
52.
王艳丽 《求实》2006,(Z3):3-4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邓小平“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实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综合标准。探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深化和拓展尤其是导致评价观的革命性转换,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三个有利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综合性标准  相似文献   
53.
王艳丽  路广 《时代法学》2008,6(6):61-67
基于对国家审计权本质属性的片面性认识,中国在建构现代国家审计体制时选择了“行政模式”,这一模式下的国家审计更多具有政府内部审计的功能,在具体运行中存在独立性、权威性、效力性方面的不足。现代社会的演进,公众权利意识的增强,特别是防范公权力自主性意识的增强,中国国家审计无法全面承担对政府履行受托经济责任及效率监督职责的问题,开始引起广泛关注。世界各国行之有效而又各具特色的审计体制为中国的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中国国家审计体制的改革应在遵循审计权的独立性、效率性、权威性和协调性原则的基础上,以立法模式为基础,建构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审计体制。  相似文献   
54.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及法制的不断完善,对法务会计人才的需求呈大幅增长趋势。由于法务会计尚未被列入独立专业目录,目前各高校在法务会计专业方向的归属、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及有关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不少争议。当下必须厘清这些争议,并进一步探讨会计学专业与法学专业下的法务会计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有关法务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以促进法务会计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