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法律   143篇
中国共产党   129篇
中国政治   168篇
政治理论   80篇
综合类   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简论英美两党制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和美国均属两党制的典型国家,在这两个国家中各自处于垄断地位的两大政党,轮流坐庄,执掌国家政权。就其实质讲,可以说,英美的两党制没有什么根本区别,它们都是资产阶级维护阶级统治,调节其内部矛盾的一种形式和工具。但是,由于受两国政治体制、历史传统、政党本身状况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英美两党制还是有一些具体区别的。正确认识这些区别,不仅有助于了解英美两党制的具体内容,而且有助于加深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度实质的认识。归纳起来,英美两党制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英美两党制形成的具体历史条件和过程不…  相似文献   
12.
为赢而输     
莎士比亚说:“聪明的人永远不会坐在那里为他们的损失而悲伤,却会很高兴地去找出办法来弥补他们的创伤。”  相似文献   
13.
准据法是国际私法中的一个特有概念,是指经冲突规范指定并援用来确定国际私法关系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实体法.要成为某一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准据法,应当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被冲突规范所援引;第二,应是能够确定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实体法.因此,并非所有的冲突规范所指定要援用的法律都属于准据法,例如,诉讼程序依法院地法这条冲突规范,所指定的法院地法为程序法而非实体法,因而不属于准据法的范畴.被冲突规范所援引的作为准据法的法律,既可以是外国法,也可以是内国法.在某些情况下,国际条约中的和国际惯例中的统一实体规范也可以经冲突规范的援引(例如当事人的选择)而成为准据法.在双边冲突规范中,由于其系属仅仅指出某一个标志,要求根据具体案情,推定出应该适用的准据法,因而逐渐形成一些含有特定内容的系属公式(又称表  相似文献   
14.
15.
论学习型组织中领导行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官僚制组织相比,学习型组织中领导行为关系更加复杂、行为主体的角色发生重大变化、行为过程的环境适应性大为增强、行为结果的目标导向性更为明显。优化学习型组织中的领导行为,应该结合学习型组织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评价标准,树立与学习型组织相适应的现代领导意识,优化领导行为与其主体和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近日,丹东市委宣传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宣传工作的意见》(丹宣发[2007]10号文件),旨在进一步加强人大宣传工作,为实现丹东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促进和谐平安丹东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这也是继2002年以来,人大常委会与党委宣传部门第二次就加强人大宣传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带来了一系列全球性问题,旧的理性主义文化精神在它面前已日益暴露出局限性。一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戡天役物的竞进精神和与自然和谐的保守精神、个体化精神和整体化精神、世界化精神和本土化精神相励相长的文化建构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8.
黄晓权  杨玉荣 《求索》2012,(4):179-181
在刑事诉讼中,遵循正当程序与否是鉴别合法证据与非法证据最为重要的标准。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区分合法证据和非法证据的道德意义在于让人对正当程序产生一种尊重和信仰。在刑事司法实践过程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可以维护法律信仰和司法尊严,使道德主体的良知得到确认和升华。因此,我国有必要从道德现实出发,进一步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高校作为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研究学问、追求真理、创造思想、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其根本任务是育人,而育人的核心工作是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体大学生的自觉追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下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文化自信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时代内涵和更加重要的现实价值。在"一带一路"这一历史机遇下如何进一步彰显文化自信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为此,应通过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各文化交流主体的作用,创新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方式,以彰显我国的文化自信,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