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最近,一则新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湖南双峰县的一个村落,一个年仅1岁零8个月的留守女童与奶奶的尸体共度7日之久,才被从长沙赶回家中的父亲发现,小女孩的身心均受到了严重伤害。这个极端案例再次暴露了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社会的转型之痛,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侧面。如何应对乡村社会转型带来的阵痛,应当成为当下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22.
"富人治村"是乡村治理模式转换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现象,是乡村社会对村级组织弱化的自主适应和应对,并且对基层民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3.
新农村建设的经济理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讨论主要有三种主张。一是林毅夫所倡导的“新村运动”,主要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这是当前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主流思路。其背后体现的是形式主义的主流经济学的学术理路。二是温铁军的主张,主要是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开展农民文化娱乐活动等,其背后是一种与主流的形式主义经济学相对应的实体主义经济学。第三种较为有代表性的主张是贺雪峰提出的,这一主张认为文化建设重于经济建设,新农村建设实质上是要重塑农村生活的价值合理性和主体性,重建农民的生活方式,其背后乃是一种经济人类学或曰社会学的学术理路。  相似文献   
24.
从大都市到小县城:80后农民工返乡的一个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80后农民进县城买房这一现象出发,发现了以县城为关键环节,大城市(群)/县城、乡村相互协调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乡村社会要保持稳定,为外出农民提供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和补给线;在大城市(群)这一头,要积极维护农民工的权利;县城则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房地产市场,鼓励农民进城定居。80后农民进县城修正了中国的城市化模式,提供了城乡一体化的新模式和具体路径,具有持续的生命力,并可以有效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对农民外出务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