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39篇
中国政治   60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人们辨别颜色的视觉器官可以根据颜色的色彩、亮度和浓度把不同的颜色区分开来。实际生活经验的积累决定了颜色词汇的命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颜色基本词 ;对同一颜色的反应和联想也不尽相同。颜色因特定文化环境文化习俗而具有特定的文化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73.
中国共产党在铜仁地区的影响较早,从早期中共党员周逸群到思南地下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在铜仁地区历史上的有开先之史。  相似文献   
74.
在社会舆论和上百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推动下,二次房改有了实质性进展。二次房改的倡导者李明昨日告诉记者,全国人大代表宗庆后和迟夙生分别领衔30余位人大代表提出的深化二次房改加快住房保障法立法的议案,已经列入本次人大会议正式议案。  相似文献   
75.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新刑诉法第57条规定,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得到确立,在规范侦查取证行为、保障被告人合法权益、促进司法公正和维护司法权威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已经正式列入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然而,我们也应当注意到,我国侦查人员在司法体制内具有特殊的地位,受到观念和制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侦查人员作为取证主体能否以证人身份出庭作证在理论和实务界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仅从新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大背景下,对侦查人员能否以证人身份出庭作证的问题做简单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6.
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营造和谐发展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宣传思想工作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贴近实际、贴近一线、贴近职工,注重宣传发展战略、先进典型和发展成果,为深化改革开道,为企业发展造势,为夺取胜利鼓劲,不断增强舆论引导力,营造和谐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77.
传统中国社会之所以属伦理社会,从社会构造看,它不是单单由社会关系体系造就的,而是由“家庭化”的社会关系体系、“礼法一体”的制度体系和“人情脉脉”的观念体系三者共同合成的结果,因而对传统中国伦理社会的深刻领会与洞悉必须由此三方面来开展,否则难免挂一漏万。同时必须看到,“家庭化”的社会关系体系、“礼法一体”的制度体系和“人情脉脉”的观念体系三者并不能独存,而是一种结构性的共生关系,是“一体三面”。  相似文献   
78.
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顺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形成了从精简机构到转变职能的改革历程。在历次行政体制改革特别是行政机构改革的困境及当前行政体制改革的热点背后,存在一些深层的理念基础。挖掘、明晰并理顺这些理念基础,对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是必要的,同时对于明确当前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展望行政体制改革的趋势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79.
<正>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实践意义,以及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及其本质要求等问题,理论界、学术界已有许多深刻的阐释与论述,这些阐释与论述对于加深科学发展观的认  相似文献   
80.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后高调宣布"重返亚太",并推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笔者首先分析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在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的主要表现;其次分析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提出的理论根源,既有"权利转移"理论,也有地缘政治理论与威慑理论;最后分析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发展趋势,对其制约因素及负面影响进行分析,进而指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调整的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