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4月4日是台湾清明节假期的第一天。一早,通往阳明山第一公墓的道路上,专门开设的免费公交接驳车就一辆接一辆,将前往扫墓的民众不断送上山去。天空阴沉,蜿蜒的山路掩映在一片葱茏绿意之中。尽管为避免拥堵,相关区域内有严格的交通管制,但沿途看到车辆依然不少。这个公墓位于阳明山深处,环境清幽,虫鸣鸟叫,绿树成荫。墓地层层排列,漫山遍野的红色杜鹃花、白  相似文献   
12.
中央政府一直以来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特殊的政策,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了迥异于中央政府直接治理下的地区,这便使得中央与地方权力的互动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从清末民初中央政府对忻城土县的改土归流探讨了这一过程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正>5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会见了参加"第四届两岸媒体人北京峰会"的两岸新闻媒体代表。汪洋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坚持"九二共识"、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等重大政策主张,为新时代两岸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时"和"势"都在大陆这边,  相似文献   
14.
<正>10月11日,针对民进党当局领导人10月10日涉及两岸关系的言论,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表示,这一讲话充斥着对抗思维和敌对意识,企图借污蔑攻击"一国两制"制造仇视大陆的氛围,压制台湾民众希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缓和两岸关系的主流民意,谋取选举利益。马晓光指出,这一讲话颠倒黑白,把所有中华儿女追求和平统一、反对"台独"、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努力说成对台湾的所谓"威胁",迎合西方反华势力,把祖国大陆的发展进步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说成对区域稳定和平的所谓"挑战",再次暴露民进党当局制  相似文献   
15.
刘斐  石龙洪 《台声》2023,(22):106-107
<正>台湾光复纪念日之际,回望历史,视线里会出现“乙未战争”——那是宝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那是中华儿女浴血抗击日本侵占的一曲壮歌。清政府在甲午战败后,于1895年4月签订《马关条约》,被迫将台湾割让日本。闻知岛内军民抵抗之心坚定,为避开基隆、淡水一带炮台的防备,日军于5月29日从台湾东北部的盐寮沙滩登陆。然而,等待他们的是包括兵勇和闽南、客家聚落及台湾少数民族部落的奋勇抵抗。这场全岛持续近半年的战斗,史称“乙未战争”。  相似文献   
16.
正初献礼、亚献礼、三献礼、赐福礼……4月18日是农历三月初三,"戊戌年轩辕黄帝拜祖大典"当日在台北中山堂遵循古礼举办。台湾各界上千名观礼民众共同参与了拜祖大典,典礼庄严隆重。中华民族秉持慎终追远的历史传统,自古轩辕黄帝被尊奉为"中华始祖"。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黄帝出生与建都的日子,每年这一天在黄帝故里河南新郑都会举办盛大的拜祖大典。台湾轩辕黄帝拜祖大典也在同日同步  相似文献   
17.
石龙 《南风窗》2008,(5):69-70
早在2004年中央1号文件中就有规定:"对合法经营的农村流动性小商小贩,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免予工商登记和收取有关税费。"可见,对有生存需要的弱势群体经营的小食杂店、小摊点一味取缔未必是合法规范、科学发展的良方。而无照经营有无可能彻底取缔?答案也未必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8.
“我一眼就认出妈妈,船还没靠岸,我就急着跳下,跑到妈妈面前,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谈起30年前第一次返回大陆的情景,台湾老兵姜思章至今感慨不已。  相似文献   
19.
正"果农眼泪流""观光惨兮兮""经济很沉闷""同胞感情伤"……民进党当局上台两年,一手造成两岸关系恶化,冲击两岸交流合作,伤害台湾经济民生,让岛内民众怨声载道,舆论批评声浪高涨。台东县鹿野乡的刘姓果农告诉记者,台湾凤梨过去九成销往大陆,现在因为两岸关系不好,销量大减,滞  相似文献   
20.
论江泽民创新思想对邓小平创新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理论是创新的产物 ,创新如一根红线贯穿在整个邓小平理论中 ,构成邓小平理论的灵魂。但对创新本身 ,邓小平理论还缺少系统的论述和概括。江泽民站在世纪之交的角度 ,从新的时代特点出发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对创新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形成了他系统的创新思想 ,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创新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