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47篇
中国共产党   67篇
中国政治   63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3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前,对于《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的出版,在党内有些同志中还没有引起应有的注意。这一情况多少反映了我们一些同志对当前重新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调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现实意义缺乏了解,对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与开创新局面的关系缺乏认识,也在一定程  相似文献   
142.
自然灾害突如其来,无法阻挡,但社会各界在突发灾害面前的强大信心、勇气和团结,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保障。2008年5月15日,吉林省劳动保障厅机关及直属单位近400名干部职工在厅长骆德春带领下,踊跃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在不足10分钟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10万余元。10万余元看似绵薄,但正如厅长骆德春强调的,它代表了吉林省劳动保障人无尽的关爱和深切的祝福。  相似文献   
143.
物业服务合同是一种新型的合同,在法律上属于无名合同,我们只能运用类推原则适用有名合同的规则去解决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然而,由于不断上升的合同纠纷,立法不明确和物业服务合同的特殊}生,在类推适用时呈现出诸多问题。因此,物业服务合同的有名化不仅是现实的需要,也符合立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4.
水是所有生命得以存续的不可或缺之物。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价值理念的变化导致水资源需求在种类、数量和质量上的不断增加。但是,一国管辖范围内乃至地球上可利用的水资源是相对不变的,因而需要对之进行重新配置,实施水(权)转让或转移。转让或转移不仅事关法律问题,而且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等问题;不仅关系国内层面,而且牵涉国际层面。在这篇经典文献中,塔洛克教授以美国为视角,从水资源配置的历史、法律、经济、地理、政治、环境、社会理念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方位、跨学科的学术剖析。对于纠正国内一些学者对美国水权制度认识上的偏差,帮助我们了解美国法学界的跨学科研究,推动我国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水资源配置制度,文章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5.
在今年年初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对指导我们更加自觉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切实推进我盟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把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提高到“以德治国”方略的新水平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我们党一贯重视道德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作出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明确了道德建设的原则方针和目…  相似文献   
146.
物证因现场人为因素的介入,物证污染的发生不可能完全避免。采取适当的物证污染防控措施,力求做到鉴定人员素质专业化、管理标准化、操作规则明确化、责任明朗化,能有效降低物证污染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47.
148.
大数据驱动的公共服务需求精准管理是新时代我国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大数据驱动的公共服务需求精准管理主要指政府借助大数据技术对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进行精准感知、精准聚类、精准测量、精准满足和精准监测的决策过程,具有需求实时洞察、系统集成联动、公共价值导向等特征。现阶段,我国大数据驱动的公共服务需求精准管理面临"数字基建薄弱"阻滞公共服务需求精准感知、"信息不对称"妨碍公共服务需求精准识别、"数据壁垒"制约公共服务需求数据集成共享、"表达机制不畅"阻碍公共服务需求的精准反馈等难题掣肘。基于公共服务需求精准管理理论创新,通过推动公共服务需求精准管理理论创新、推动公共服务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动态调整的公共服务需求清单制度、重视对公共服务需求的排序、打造公共服务需求实时监测平台,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49.
为了解西方艺术人类学的发展脉络,方李莉教授与范·丹姆教授进行了一次对话,对话同时涉及范·丹姆的学术旨趣。在个人研究中,范·丹姆将跨文化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成果结合起来,试图解释当我们依据内部文化知识评估传入的视觉刺激时,人类心智做何反应。同时他还认为,可能存在的全人类共有的审美偏好,从而将其比较研究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拓展到了世界各地。范·丹姆教授还谈到,通过参加中国艺术人类学年会,了解到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状况。他希望中国的研究者们更多去做民族志,记录濒临灭绝或发生重大变化的传统。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