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新世纪中国会成为世界工厂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国内外都有报刊在评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问题,国外评论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的工厂。如,2001年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提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工厂”。2001年7月日本《产经新闻》连续发表文章,认为  相似文献   
12.
工业反哺农业的实现机制和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新华  何志扬 《政策》2007,(8):32-35
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是中央依据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实际情况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反哺的主体应当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反哺的实现机制包括市场机制、政府机制和社会机制;反哺的政策取向是"造血"型反哺、重点型反哺、适度型反哺;反哺应遵循统筹协调、互利双赢、效率公平、循序渐进等原则  相似文献   
13.
一、城市化是中国经济跨世纪发展的关键城市化是指乡村转变为城市的过程,也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第二、三产业转移、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化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城市化对中国经济跨世纪的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1、城市化是世界潮流。联合国提供的资料表明,全球正在迅速城市化。1950年,全世界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29%;1995年则上升到45%;2025年将达到65%以上。在世界城市化的大潮中,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比发达国家更快。从1950年到1995年,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由4.47亿增…  相似文献   
14.
简新华 《理论月刊》2012,(4):104-107
湖北省近年工业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排位呈现下降趋势,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而且使得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的上升趋势相反,也呈现下降趋势,所以加快推进城镇化是湖北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湖北省城镇化滞后的主要原因,不是工业发展太慢,而是对城镇化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土地、住房等制度存在缺陷,改革力度也不大。湖北省现在需要积极推进的不是会产生各种"城市病"和"农村病"的"过度城镇化"、"大跃进"式的城镇化、"半城镇化"、"伪城镇化"、"被城镇化"、"贵族化"城镇化等"病态城镇化",而是工农、城乡协调发展的"健康城镇化"。湖北省现在加快推进城镇化必须提出新思路:改变武汉市"一市独大"的局面,不要限制武汉市的发展,尽快形成以武汉为核心的城市圈和沿两江的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圈、带、网;以工业化、信息化、服务化促进城镇化;重点是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促进城镇化的制度创新先行一步;多渠道筹措城镇化资金。  相似文献   
15.
16.
近两年来 ,由于社会需求不足 ,经济增长乏力是我国存在的主要经济问题 ,所以扩大内需以促进经济发展成为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经济界比较多的是从需求的角度探讨推动经济增长的途径 ,并且已初见成效 ,但对如何从供给的方面采取措施却研究得很不够。实际上 ,无效供给太多 ,有效供给不足也是社会供需失衡的重要原因 ;减少无效供给 ,增加有效供给 ,通过改善供给 ,创造新的需求 ,是实现社会供需总量平衡、启动经济、加快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一、无效供给太多、有效供给不足的表现我国的经济增长从1992年的14.2…  相似文献   
17.
简新华 《学习与实践》2003,(11):45-50,64
一、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内容和特征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呢?我们认为,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应该是一条城镇化与工业化和现代化适度同步发展,城镇化的形式多元化,集中型城镇化与分散型城镇化相结合、据点式城镇化与网络式城镇化相结合、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市场推动、政府导向、政府发动型城镇化与民间发动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首次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在所有制理论上的又一个重大的突破,再次引起人们研究和讨论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其中的私营经济的热潮。本文试图进一步探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的性质、特点、必要性、地位、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有效供给不足的表现 90年代中期后,我国经济虽然告别了长期存在的短缺状态,形成了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但我国当前的买方市场是在居民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较低、低水平重复建设大量存在、经济结构明显失衡条件下形成的。买方市场的显著特点是供过于求,表现出大部分商品的供给过剩。从我国市场状况看,这种供给过剩是一种相对过剩和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具体而言是无效供给太多、有效供给不足。无效供给太多,有效需求不足,共同  相似文献   
20.
《光明日报》2011年2月11日刊登简新华文章:近年来,国家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大大增加,总量已经相当可观。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68477亿元人民币,是1997年8651亿元人民币的近8倍。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8万亿元人民币。这些财政收入如何更多地用于社会保障和增加劳动收入呢?有三个方面:加薪、减税、建社保(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