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9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正要等的公交车还有多远,打开手机或电脑就可以知道;打开手机,可以看到孩子在学校上课的情况;在超市里,推着满载的购物车通过感应器,购物账单自行打印,不需逐一扫描条码……这些曾在科幻电影里出现的场景,如今离我们已不再遥远。3月7日,阜阳市智慧城市展厅首次开放,记者来到展厅,一探智慧城市的未来愿景。现状:市民出行随时掌握公交信息不少市民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街头等公交有时等了十来分钟,要乘坐的公交车还是不见踪影。如今,"掌上公交"的应用,使得情  相似文献   
12.
纪欣 《统一论坛》2009,(3):36-37
从日前陈水扁在看守所放话要筹组“台湾独立党”,专门推动“民进党应该做却不敢做”的“台独”事务,到绿营阻拦吕秀莲赴大陆访问,到蔡英文刚从美国回来又赴日本“告洋状”,到民进党全面丑化ECFA(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再到民进党把郭冠英在陈水扁执政时期写的几篇自讽嘲谑文章硬炒作成“外省人辱台、卖台”事件。几件事情看来,马英九执政满一年,台湾的民意却改变不大。因此,尽管2008年台海局势发生重大而积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纪欣 《台声》2014,(12):53-53
<正>受到岛内各方关注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于10月底在北京落幕,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宪法实施、推进依法行政、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等等。其中第七条第六项涉台部分包括: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完善涉台法律法规,依法保障两岸人民关系、推进两岸交流合作;增进  相似文献   
14.
纪欣 《台声》2014,(8):56-56
近代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始于140年前攻打台湾少数民族的"牡丹社事件"。食髓知味后,于120年前发动甲午战争,正式夺占台湾。随后,又在83年前占领东北,77年前制造"七七事变",引发侵华战争。中华民族艰苦抗战八年,最终日本战败,台湾光复。可以说日本侵华的肇始,就是对台湾的侵犯、殖民。今年和明年,分别是甲午战争、乙未割台两甲子,也是"七七事变"77周年和抗战胜利70周年。  相似文献   
15.
2004年5月20日,在陈水扁靠着两颗子弹连任当天,笔者怀着万分悲恸的心情振笔疾书,写下《妨碍统一的几个迷思必须破除》一文,指出普遍存在于当时台湾社会的四大"拒统"迷思:"中华民国是最大公约数""美国是最大靠山""民主是普世价值""反独就要挺蓝",必须及早破除,否则不仅统一无望,两岸关系也将更为险峻。  相似文献   
16.
纪欣 《台声》2014,(9):50-50
<正>最近举行的第三届两岸和平发展法学论坛可以说是两岸法学界的盛会,它既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产物和成果,同时也为下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带来重要启示。自2008年以来,在两岸同胞和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发展进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阶段。但目前两岸在法律方面合作的程度和水平,显然落后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实践。大陆方面涉台法律体系制定较早,虽已基  相似文献   
17.
纪欣 《党建文汇》2014,(9):28-28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何挺表示。在追讨贪官赃款赃物的过程中.应特别重视施行不久的特别没收程序。在2013年施行的新刑诉法中.新增了一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该程序可在犯罪嫌疑人逃匿或死亡的情况下.以对物审判的形式.完成赃款赃物的追缴。  相似文献   
18.
纪欣 《台声》2014,(11):44-44
<正>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台湾统派团体时,谈了许多对于两岸关系的看法,其中包括"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通向和平统一的正确道路;遏制"台独"分裂活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然要求等等。消息传到台湾,朝野政党只顾异口同声"不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在改造自然能力上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生活在不断改善,而人们享有日新月异的科技带来的丰硕成果背后,引申我们对科学认识上的追溯和思考。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是离不开过去的人类奋斗史,在多种多样的科学认识模式下,牛顿的认识模式仍然值得思考、对我们启迪颇丰。它充分的体现了从个别到一般;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中检验;现象到本质的哲理。  相似文献   
20.
苏姊好走     
纪欣 《台声》2004,(11):66-66
十月一日去北京医院看苏姊时,就看到她的状况不好,只是据北京的朋友及主治医生说,她自八月一日进到医院以来,已有三次发出病危通知,之后都奇迹似地好转,她的生命力特别强,或许这次也能撑得过。我也就抱着她会再次度过难关的心情回到台湾,十五日还与她在台北的老朋友一起打了电话给苏姊的弟弟,据他说当时状况并没有特别恶化,不料她还是在十九日早上离我们而去了。 恶讯传到台湾,许许多多与苏姊在不同角度、不同领域、不同地方共同努力过的朋友、同志、伙伴,在悲痛、遗憾之际,还来不及拿起笔来叙述她的一生,书写对她的怀念,就交代我先将最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