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篇
法律   142篇
中国政治   19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7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一、审判委员会“审批”案件现状 (一)审判委员会“审批”案件缺乏法律依据 审判委员会“审批”案件的现行有效的法律依据有二:一是法院组织法有关“审判委员会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的规定;二是刑事诉讼法有关对疑难、复杂、重大案件,合议庭“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规定。严格说来,上述两条法律规定不仅内容相互冲突,而且并不能当然得出审判委员会享有“审批”案件的权力。 首先,从规定的内容上看,法院组织法规定的审判委员会职权之一是“讨论”案件,没有有权作出“决定”之说,而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委员…  相似文献   
42.
“对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司法解释在发布前,应当采取座谈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也可以将司法解释草案在新闻媒体、网络上登载,广泛征求各有关单位和人员的意见……增强司法解释制定工作的民主性和透明度,提高司法解释的质量。”这是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落实23项司法为民具体措施的指导意见》中向社会公众公开承诺的改革举措。我们姑且将此称为“司法解释的阳光工程”!在此之前,此“工程”的试点工作已经展开。在有关《婚姻法》的司法解释出台前,高法就将“征求意见稿”通过《人民法院报》和中国法院网公之…  相似文献   
43.
<正>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一种最严厉的刑罚。从我国的历史经验看,正确运用这一刑罚,对保护人民、镇压敌人、惩罚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反,如果使用不当,又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后果。为此,我国对死刑历来都是采取严肃和谨慎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少杀、严格控制适用死刑的范围。对此,在诉讼程序方面,通过立法作了特别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专  相似文献   
44.
最能直接而具体地反映审判工作成果的人民法院裁判文书,交上的也许是一份最不合格且令人遗憾的答卷。问题探讨类似问题还可以举出许多,如发生在新刑法生效前的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在签订履行合同中因失职而上当受骗遭受巨大经济损失的行为,在新刑法生效后直接以新刑法第167条规定的“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追究刑事责任,且不讲任何理由;二审裁定书中既然认定被告人自首成立,却又驳回上诉,维待原判;检察机关以一审判决量刑畸轻,适用法律不当为由提起抗诉的案件,二审法院改判加重了被告人的刑罚,在判决书中却不适用刑事诉讼法关于…  相似文献   
45.
一、补充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自行发现犯罪时即应按照管辖范围直接立实侦查这是修改中新增的条文,即第八十三条。立案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法定程序,也是刑事诉讼的起始阶段。立案的材料来源除了报案、控告、举报、自首外,还有就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各自在侦查、预审或者审查起诉等刑事诉讼活动中直接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这时,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的机关往往也就是依法应当对此案进行侦查的机关,尽管此时可能并没有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自首材料,但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仍应直接按照管辖范围进行立案侦查。为…  相似文献   
46.
“重复发证”、“错误登记”以及“重复查封”,这些老百姓听起来也许非常陌生的专业用语,对于人民法院的执行人员和曾经因为“重复查封”深受其中之苦的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来讲,恐怕是再熟悉不过的“常用语”了。 张三状告李四欠账不还,打赢了官司,法院判决李四偿还张三欠款本息若干。李四未自动履行,张三遂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并称李四有私房一套且在诉讼中法官根据张三的申请已依法采取了查封的诉讼保全措施。  相似文献   
47.
数罪并罚是刑法理论与刑事审判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海峡两岸的有关法学理论进行比较与研讨,扬长避短,求同存异,将有助于“一国两制”总体设想的实现. 一、关于划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台湾学者对有关划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问题主张主要有:以行为之单复,定犯罪之个数;以被害法益之个数,定犯罪之个数;主张以犯意之个数,即犯意是否单一为标准;以犯罪构成要件评价犯罪之个数;  相似文献   
48.
按照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各级人民法院设立审判委员会。审判委员会的任务有三:一是总结审判经验,二是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三是讨论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可是,在长期的审判实践中,"审批案件"已成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的"主要任务"。针对这一现状和审判委员会在"审批案件"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作者认为,为了有效地实现"公正与效率"的世纪主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审批案件"制度应予取消,相应地应强化合议庭和独任审判员的职权,并建议尽快修改法院组织法,重新明确审判委员会的职责和议事规则,对审判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及回避制度的执行、讨论案件的范围、条件和规则、启动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程序、经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裁判文书的署名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9.
一、辩护(一)增加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行使辩护权的条款。首先,将辩护人介入刑事诉讼的时间提前。一是公诉案件目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则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二是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祛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或者申请取保候审。这与原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人只能在人民法院开庭七日前委托辩护人相比,可以说是迈进了一大步,它对于有效地保障被告人及犯罪嫌疑人充分行使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辩护权,具有重要意义。其…  相似文献   
50.
裁判文书与诉讼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提示:在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对各类案件进行审理终结后制作的裁判文书中,诉讼证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甚至已经成为人民法院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从目前各级人民法院裁判文书的现状来看,在对诉讼证据的表述方面,质量并不乐观。作者结合长期的审判实践,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制订的各类诉讼文书样本及相关司法解释,特别是依照自2002年4月1日起生效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分析和研究了裁判文书对诉讼证据进行表述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