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羽戈 《检察风云》2011,(20):63-63
林某所虚拟的若小安,不是一束花火,而是一场烈火,烧焦了世人荡气回肠的欲念与梦想。在这些人心中,若小安是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一种在死荫的幽谷开出野百合的价值观。被虚构的若小安身上,还承载了一种价值,作为一个妓女,她富有才情和见识,她的精神是如此纯净,她的心灵是如此善良。  相似文献   
32.
羽戈 《廉政瞭望》2012,(22):48-48
黎元洪有一个绰号叫“黎菩萨”,有时唤作“泥菩萨”,依湖北方言,“黎”与“泥”同音,故有此两说。“菩萨”之名,谓其面善,脾气好,气度雍容,像一尊弥勒佛。不过“泥菩萨”却有戏谑之意,如俗语所云: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正暗讽黎元洪碌碌无才.是一介庸人。  相似文献   
33.
杀人的诗学     
羽戈 《廉政瞭望》2012,(10):49-49
八年前的凶杀案,如今才宣判,这是令人l凉异的一点。更惊异的是案情。重庆石柱县的小学教师、擅长舞文弄墨的余小文,挥斧杀害了岳父母后,在墙上刻字留念,声明自己何故杀人,还写下了《小春风》、《生死绝句》、《回忆》三首诗。可惜这些诗,湮没不彰,辜负了余小文的苦心。  相似文献   
34.
羽戈 《同舟共进》2008,(10):62-63
对于不久前病逝的索尔仁尼琴,有人提出质疑:是不是有两个索尔仁尼琴?一个是写作《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癌病楼》、《第一圈》和《古拉格群岛》的索尔仁尼琴,以笔为剑,与谎言、暴力决战。先哲言,当某些人的灵魂升入浩瀚的天际,世界的重量便要轻上几分——索尔仁尼琴无疑隶属这一伟大的队列。但在那盛大的光芒之下,我们却隐约窥  相似文献   
35.
读书会使人心存畏惧。基于当今中国法学出版空前繁荣之表象与阅读缺失悲哀之实在,基于阅读对写作者思想训练之重要,基于笔记形式可以消解阅读与写作之隔膜,我刊经过筹划,从2006年第2期始开设“读书札记”栏目。本栏目的定位,与基于“学术的有限性”而必须严肃地评价或批判已有知识为基本手段的学术书评栏目不同,“读书札记”栏目是书写者对问题探讨的基础性工作,是对已有知识的深化,是对特定学术传统下学思的梳理,是严肃性学术批评和学术写作的准备,它体现的是阅读者对知识与书写的双重欲求。作为固定栏目,我们需要的读书札记应当符合:(1)阅读的文本是和“法”相关的书籍或文章。(2)读书札记自然不能脱离原书,否则便是自发议论。清晰理解文本并厘清作者的表达意思,这是本刊所要求的。(3)读书札记应能够反映阅读者本人的知识背景以及其自身的学术素养和知识积累,并非完全对阅读文本的摘录。(4)机智优美的文风,清新明确的文字是我们希求的表达风格。既为读书札记,当是心灵的漫游,其文字可以生动一些,感性一些。本栏首篇读书札记刊登羽戈“平等与自由的冲撞———有关德沃金与麦金农的论争”,以求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36.
羽戈 《廉政瞭望》2014,(23):47-47
反“四风”深入开展,从严治党成为一种政治新常态,而一些干部身上的“不适应症”也越来越明显。最近,有媒体发文称,机场贵宾厅关闭,使河北一名县委书记犯了难,他虽坐过无数次飞机,一旦亲自登机,却不知如何订票、取票、换登机牌,还感叹“我比刚进城的农民还懵懂,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相似文献   
37.
争论的支点     
羽戈 《廉政瞭望》2014,(9):49-49
一个多月前,台湾惠文高中教师蔡淇华半夜难眠,给正在“立法院”“绑上头巾,春衫溥衣,热血抗寒”的女儿写了一封信。  相似文献   
38.
羽戈 《同舟共进》2021,(4):14-17
【读书不二之法】俗云“文无定法”,读书亦然。选择哪种读书方法,首先取决于读书人的资质。如孔子所云:“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生而知之,出自天赐,可望而不可即,不在谈论之列。以下如“学而知之”“困而学之”等——此处之“学”,权且简化为读书——依然有高下之分,有人可一心二用或多用,同时读好几本书,有人则分心乏术,只能一本一本来苦读;有人可一目十行,一日数本,有人只能一行一行来推进。要言之,聪明人有聪明人的读书法,笨人有笨人的读书法,听人传授读书经验之前,最好能确认自己究竟长于什么,短于什么。  相似文献   
39.
公论与私谊     
羽戈 《廉政瞭望》2012,(24):48-48
杨度与黄兴、梁启超都是好朋友。然而杨度与梁启超的交情,还要更胜一筹。1898年.这两位当时最优秀的青年才俊初会于湖南时务学堂,一见面便打嘴仗;五年后的秋天,二人在日本重逢,终于言归于好。此后唱和、合作不断。杨度的名作《湖南少年歌》,梁启超是第一读者.且首发于梁氏主编的《新民丛报》。梁启超给康有为写信,  相似文献   
40.
羽戈 《廉政瞭望》2011,(10):35-35
国民党元老吴稚晖最大的怪癖就是爱骂人,不但嘴上骂,写文章也要骂。鲁迅先生的打油诗《言辞争执歌》,其中言“吴老头子老益壮,放屁放屁来相嚷……”这位“吴老头子”就是吴稚晖,“放屁”乃是他的口头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